香港文汇报:中越重建“兄弟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中越重建“兄弟情”
2009年02月24日 0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二月二十三日下午,中国和越南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举行仪式,隆重庆祝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圆满结束。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中)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家谦(左)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出席仪式并致辞。图为两国领导人在台上亲切握手。 中新社发 蒋雪林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2月24日电 2月23日,中国和越南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公路口岸举行界碑揭幕仪式,庆祝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圆满结束。香港《文汇报》刊出题为《从前地雷满布 如今边贸热点》的文章,介绍中越双边日益频繁的交流。

  文章摘录如下:

  广西凭祥市的中国—东盟物流园区内,多辆载满货物的大型货车在这里顺畅通关。这个被称为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物流园,吞吐量达600万吨,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电子口岸、电子通关,提高了友谊关十倍的通关能力。

  不过,20多年前,凭祥市曾是战争前沿,地雷满布;在友谊关的墙壁上,至今仍能看到当年留下的弹痕。20多年后,这里已经是店铺林立、人头攒动的货物集散地。曾经是中国最贫困之地的凭祥市,现已变成中国—东盟边境贸易最大的陆路通道。

  雷区拼边贸 “随时有生命危险”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越两国人民开始“以货易货”,开展边民互市贸易。凭祥市边民农家俊说:“当年和越南边民进行的互市贸易几乎是在雷场上打拼出来的,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边贸得到两国政府的认可。中国边防部队在中越边境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排雷,彻底扫除了边境地区关口、通道、贸易点及中国纵深地区的雷障。

  友谊关开通 中越重建兄弟情

  1992年4月1日,作为中越恢复开通的第一个口岸,位于凭祥市的友谊关正式开关。从此,中越双边贸易及交流日益频繁,象征南疆国门的友谊关重新成为中越来往的通道、友谊的桥梁。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越南人跨过友谊关,前来中国留学、经商、旅游,与中国人建立起兄弟般的友情。

  在凭祥市浦寨口岸,做红木家俬生意的中国人王立政说:“我们老百姓与越南人只谈生意,不谈政治,边境安定了,大家都非常珍惜和平友好。”

  在中越边境规模最大的边贸市场浦寨,记者看到在这个2平方公里的山坳口里,整齐排列着1000多个设施齐全的商业店铺,这里云集了来自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和中国28个省市区的商家。每天前来这里的游客和生意人有2至3万人。

  两国贸易增 成越最大贸易伙伴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毛荔枝、火龙果、榴莲等东南亚特色水果运进,来自重庆、四川、广东、浙江等地的彩电、摩托车、空调、机电产品等则源源不断运出,并形成了中国—东盟最大的红木家具市场。

  与浦寨边贸市场紧密相连的是越南谅山省新清口岸经济区,耸立着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口岸,在那里检查站、交易市场、贸易旅游中心、国际娱乐部、银行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活跃在中越边境的中国商人阮玲深有感触地说:“和平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为我们开展边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使友谊关成为中越边境最大的贸易口岸,连续几年贸易额都占全国对越贸易总额20%以上,边境贸易占广西的60%。”

  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中国—东盟“贸易热”、“旅游热”,加速中越交通的发展。2009年1月1日,广西南宁至越南首都河内的旅客列车正式开行。这使广西南宁成为除北京外中国第二个国际列车始发站城市。

  目前,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两国政府曾在2008年约定,争取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50亿美元。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