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东南亚华文教育巧生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东南亚华文教育巧生存
2009年03月09日 15: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9日电 香港《大公报》刊文说,在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的生存相当巧妙,也极为复杂。

  文章摘录如下:

  在香港,由于有国际社群的存在,各社群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不同语言的“国际学校”便应运而生,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甚至与香港差不多同文同种的新加坡,亦设有自己的“国际学校”。那么同样地,在华人聚居的国家,这类“国际学校”又有没有出路呢?

  以东南亚地区为例,教育本土化是个趋势,泰国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马来西亚始于五十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则始于六十年代中期。其它一些国家,由于政治变化,甚至将华文学校国有化。在这种情势下,华文教育又是如何生存的呢?生存的方法是有的,否则众多的华文学校又如何能在恶劣的情势下,甚至在绝望的环境中生存。方法其实相当巧妙,也极之复杂。

  “私家补习”成固定模式

  其一是“私家补习”引起的转变。私家补习成为固定的学习模式后,华文课程在正统学校中便不能再合法地生存,私家补习因而采用非正统的形式继续进行。但仅限于在中产或以上的家庭进行,低下阶层可以传授的只是方言。在曼谷,潮州话就是这样变成第二语言,其次是广州话、客家话。笔者曾到过一位军人的家里,发现其家中仍供奉祖先,交谈用潮州话,甚至仍然保留中国姓名。

  在泰国,华文并没有没落。最佳的证明是,直至今天,泰国仍有十份华文报纸,其中《世界日报》与《星暹日报》销路且甚佳。泰国前几任的总理,不是潮州人就是客家人,现任总理是客家人;曼谷的前任与现任市长都是潮州人,且私下保留中国姓名。竞选时亦有华文海报出现,在耀华力路一带的唐人街,到处都是华文招牌。

  在泰国仍见到不少华文学校的招牌,主要在一些偏远地区。譬如在极南,与马来西亚接壤的边城勿洞,便有一所颇具规模的中华中学;又譬如在极北,清菜府靠近缅甸的美斯乐乡,也有一间兴华中学。兴华中学的许多教师都是泰华留台的侨生,最近且有来自中国内地的教师。离美斯乐乡不到十公里,是过去缅甸毒品大王坤沙的根据地。坤沙有华人血统,鼓励推行华文教育,因而有了大同中学。坤沙虽死,今天华文中学仍存。

  此外,在中缅边境、三不管地带,仍保留若干华文学校。今日泰北清迈与中国昆明通航,更有利于两地交流,甚至中国文化的南传。

  争取边缘性生存空间

  其二是“二奶”命运使然。战后初期是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的高峰期,华文学校比英文学校多,但到了一九五九年新加坡宣告自治,华文学校已略少于英文学校。到了一九六五年独立以后,英语变成了工作语言,甚至是官方用语。为了出路,家长纷纷送子女入读英校。到了今天,所谓华文中学,只是有较多华文课程的中学,其第一语言仍是英语,华文变成次要。

  在马来西亚,情况并不比新加坡好多少,因为从小学开始,马来文是第一语言,英语第二,华文再次。步入中学,情况更不理想,华文课程的授课时间根本不足。由于官方语言是马来语,英语仍是国际语言,华文作为“二奶”的地位已经肯定。不过,这种“地位”,有好过没有,只要仍然是“二奶”,便仍有边缘性的生存空间。

  其三是偷龙转凤方式的促成。边缘性的生存空间以外,有时又多了“巧合与策略”。这就视乎“东南亚式”政客的“德性”,那就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是有放过没杀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泰国的秉将军当上总理以后,以后的总理,不论是军人抑或是文人,都有华人血统,甚至是纯粹的华人,他们不再压制华文教育。但碍于法例,华文教育仍未登上“正室”的地位。

  在此转接的阶段,曼谷的英语大学易三仓大学的校长马丁修士想开办华文系。其时笔者作为顾问,向校长进言,可先开办商业华文系。加上商业二字,便能避过法律的追查了。事缘曼谷已有十多万台商,华文人才不够,华文在商业上变得极为重要。此例一开,华文教育便进军大学层面了。

  又过了不久,有些大学甚至公然开办华文系,华文教育由最上层复活,延至中学,下达小学,可说是一个奇迹。到了九十年代,曼谷出现了一间以发扬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崇圣大学,有泰皇的御准。今天,泰国的许多学校,诸如曼谷的培英学校,华文课程已变为主体,不用再“挂羊头卖狗肉”了。

  开办华人的“国际学校”

  其四是独立中学的因素。在马来西亚,由于法例的限制,大部分华文中学的华文课程都处于次要位置,要成为“正室”,就要另立门户,那就要有充足的捐款、充分的学生数目。来自华商的捐款是充足的,便有“独立中学”的成立,华文与英语课程便能成为主体。加上马来文,便成为三语并用的格局。今天,独立中学已超过六十间,且成绩优异,兼可投考外国的大学。这样看,独立中学日后作主流发展势在必然。

  还有就是“国际学校”的形式所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台商数目在曼谷逐渐增加,逐渐形成一个社群,需要另设学校,方便子女修读华文,因而出现了首间“华文国际学校”。这类“华文国际学校”也可在其它大城市开办,特别在一些并无华文学校的地方。这个方式,可使华文教育合法化之余,更加普及化。今天,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用英语教学的“国际学校”,数目特多的华人,为何不可有“国际学校”,以祖国的语言授课?(黄康显)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