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让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不那么沉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让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不那么沉重
2009年03月11日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1日电 香港《大公报》11日发表社评说,尽管香港回归已逾十载,但一百五十年殖民管治刻意“培育”青少年“数典忘祖”的影响并非轻易可消除。人心回归、特别是青少年的人心回归,仍然任重而道远。未来让国民教育真正年轻化、非规范化、欢乐化,而不是那么正规、沉重,应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社评摘录如下:

  国务委员刘延东昨日在中南海会见香港“薪火相传”国民教育委员会访京团及特区教育局局长孙明扬,了解国民教育在港推行的近况。

  回归以来国民教育在港推行的情况,一向是中央关注的重点,胡锦涛主席在特区十周年访港讲话中即明确要求特区政府要重视和搞好青少年国民教育。中央此举的用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回归已逾十载,但一百五十年殖民管治刻意“培育”青少年“数典忘祖”的影响并非轻易可消除。人心回归、特别是青少年的人心回归,仍然任重而道远。

  不过,更必须看到,尽管殖民当局在“撤出”前心计用尽,但香港青少年一代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图来成长,相反,血浓于水,今日香港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和认知并不在内地同辈人之下,仅过去一年,汶川大地震、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送和百面金牌,还有“神七”太空漫步,香港青少年普遍都做出了参与。他们上街迎火炬、为金牌欢呼,他们捐献零用钱、为灾民流泪,感情和行动都是最真诚和真实的。

  另一方面,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和社会上的有心人士、团体,包括港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推动青少年国民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青少年自发的、纯朴的民族感情固然可贵,但一定的启发、引导和提升仍有必要。

  因此,未来要进一步做好香港青少年的国民教育,两点大前提:即对青少年爱国热诚的正确评估,以及特区政府和各界有心人士的支持努力,都是绝不可少的,但如何更好、更有效发挥青少年本身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显然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国民教育既云青少年国民教育,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就是必须以青少年为对象、为主角、为骨干,而不是“越俎代庖”,由成年人把按照他们价值观和活动方式制订的一套东西加诸于年轻人身上。

  比如说,年轻人最爱无拘无束、打破陈规,更不喜长篇大论“说教”,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大型青少年活动仍是高官名流台上主礼、轮番致词,还要举杯祝酒,然后再剪彩、拍大合照,台下的青少年不是喊“闷死”,就是早已“开溜”了。

  未来如再有大型的青少年活动,为什么不可以把开幕式以至整个活动的内容都交由青少年自己去设计、组织和运作,高官和名流安坐台下当观众,会上不致词、不剪彩,发言、讨论都是三言两语,而且不排除可能有些“另类惊喜”?

  同样,近年春节维园年宵市场,不少年轻人、中学生科款摆文件,自己设计产品出售,既长经营知识、赚钱,又可学会负责任和沟通、合群;未来国家六十周年大庆,特区政府和有心人士是否可在维园举办国庆欢乐嘉年华卖物会,由年轻人结合国民教育主题,自己设计、推出一些意念产品、创新产品销售,同时劲歌热舞?

  未来让国民教育真正年轻化、非规范化、欢乐化,而不是那么正规、沉重,应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