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王牌飞行员留华 助培养第1代飞行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二战日军王牌飞行员留华 助培养第1代飞行员
2009年03月13日 18:11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数众多的空军、铁道、医疗等方面的日本技术人员留在中国,有的在医院当医生、护士,有的在工厂当工程师,有的在学校当教员,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日本资深飞行教官

  以林弥一郎为队长的飞行大队是日本关东军的王牌飞行队,拥有一批资深飞行员和教官。战后,有300多名日本关东军飞行队员加入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帮助中国培养第一代飞行员。

  1945年日本投降后,林弥一郎的部队被抗日民主联军包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抗日民主联军代表只是要求他们“交出武器”,没有使用“解除武装”字眼。

  “投降仪式”很特别,林弥一郎率领部队到达指定地点,看到只有一张旧木桌子,一个武装人员都没有。抗日民主联军代表让他们把武器放在地上,他们在毫无屈辱的情况下放下了武器,然后被分派到各农户住宿。

  两天后,抗日民主联军代表请林弥一郎赴宴,当听说他是飞行队长时,这位代表喜出望外,请他帮民主联军培养飞行员。

  林弥一郎没想到自己能从“战俘”的身份变成共产党的飞行教官。他提出了“飞行教练有下达命令、执行纪律的权利,支持未婚者成家”等要求,民主联军指挥员爽快地批准了。

  1946年3月1日,林弥一郎被任命为飞行主任教官,教学工作很快展开。在航空学校,林弥一郎的训练出了名的严厉。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3年半,林弥一郎和他的部下亲手培养了160名飞行员,这批学员后来成为创建人民空军的骨干。1949年开国大典,参加阅兵式的23名飞行人员全部来自东北老航校。

  1954年,日本飞行员回到日本,由于日本右翼的迫害,他们生活非常艰苦,不少人很怀念老航校的生活。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日子,林弥一郎组织了“航七会”,在日本各地设有7个支部,会员达1000多人。

  林弥一郎于1999年8月14日病逝,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航七会”会员举行了隆重的追思会,称他是一位中国人民永远尊敬的空军之友。

  日本医生几乎走遍全中国

  战后,3000多名日本医务人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走遍全中国救治伤员。

  日本卫生兵藤田良德1940年11月随侵华日军来到吉林省安图县,在牡丹江陆军医院工作。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他在逃跑途中染上伤寒,幸被当地百姓发现救活。病好后,他在当地安顿下来,与另两位医生开设了一个诊所,为当地老百姓看病。

  1946年,藤田的诊所收归地方政府,3位日本医生成为领取工资的外籍医生。当地政府官员找他们谈话,希望他们留下来为中国革命服务。藤田第一次放弃了归国的机会,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前线救护工作。

  第二次放弃归国机会是1953年,当时藤田已与中国同事刘桂兰结为伉俪。按有关政策,如藤田归国只能一人回去,但他舍不得妻子,同时认为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因此自愿留了下来。

  第三次是1958年,这时藤田已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医术和医德也声名鹊起,患者慕名而来,宁愿多等一会儿也要挂他的号。有的患者说:“只要藤大夫给看病,我就一百个放心。”

  1975年5月29日,藤田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在日逗留了半年后又回到安图县。1980年,藤田因病去世,他的后事完全由当地政府操办,参加追悼会的人纷至沓来,共同悼念这个为安图县做出无私奉献的日本医生。

  (摘自《日本新华侨报》 作者:萧贵江)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