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结束了 下一个奇迹是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明朝那些事结束了 下一个奇迹是谁?
2009年03月30日 15:58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6年3月,笔名“当年明月”的石悦开始在网上写后来名字被定为《明朝那些事儿》的“明札记”。五个月后,新浪博客点击率过百万,天涯论坛上点击率过三百万,《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了,从此畅销不衰。

  下个月,畅销了近三年的《明朝那些事儿》就要出版“大结局”。书还没上市,封面已经可以看到,上面大大的印着一行字:“三年来最难舍的告别”。

  “三年来最难舍的告别”,这话听起来像煽情的广告语,其实从当年明月的blog上的留言,看得出读者对他的故事的确有感情,有个人留言说:“谢谢明月,明朝结束了,好伤感,陪伴我几年的好小说。”

  上面读者说“陪伴我几年的好小说”,无意中点到了《明朝那些事儿》的一个特征:虽然作者本人的初衷是“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讲述明朝的一些事情,但因为他在加入了一些小说笔法和心理描写时无意间展现了小说家的天赋,扣人心弦,因此让他笔下的明朝历史展现了打动人心的生命力和戏剧性,实现了他一开始就秉持的“历史也可以很好看”的期望。所以,有人把这套书当作通俗历史在看,也有人当作“小说”在看。

  中国人终究还是一个较其它人更信仰或迷信历史的民族,《明朝那些事儿》把历史写得那么清楚生动,又有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心理描写的文学想象,还切合了网络时代的调侃风格—另外,分析一个人一个事时,无论是不是一家之言,他有自己的独立观察,又没有哗众取宠的姿态,聪明而个性鲜明。读者当然喜欢。

  当年明月这个人

  九十年代,王小波的小说横空出世,有大学里的评论人说了句公道话:“真正的高手,在文坛外。”这句话公道,但也有局限性:所谓的“文坛”,是谁界定的?靠什么界定的?如果真正的高手在“文坛”外,这个文坛还有什么意义?

  高阳从来都不算一个学院派的历史学家,但他在报纸上连载《清末四公子》时,因为考证绵密,著名清史学家、梁启超的弟子萧一山还专门写信与他商榷,“近刊《清末四公子》,涉及陈寅恪、王国维事,与弟所见所闻,稍有异同……”

  对于观点和见识的讨论,诚诚恳恳,这就打破了所谓“坛”不“坛”的无聊藩篱。

  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一定算不上历史著作,他也是历史爱好者多于历史研究者。但,这样一位历史爱好者,对历史的细读工夫,相信可以让今天很多“学院”里的历史系研究者汗颜。这分两个话题说。

  一、读书。当年明月他说自己把《明实录》花十五年时间读了一遍。

  怎么读的我们不知道,先说说《明实录》这套“书”。古代的官方史书有两种,一种是正史,大多数是一个朝代结束后,由后来朝代的人编写。这种正史,会因为编写时的意识形态,对前朝的历史该表扬的就用力表扬,该歪曲的就巧妙歪曲,所谓“历史是由胜利者撰写”就是这么来的。

  另一种,就是“实录”,是由同时代的史官一笔笔记录下来的,更像一种官方档案收集和保存,比如哪个官上了一道奏折,说了什么,要记录下来;皇帝怎么批的,要记录下来;皇帝下了什么诏书,要记录下来;从首都到地方,发生什么重要的事,要记录下来。

  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实录”的篇幅非常大,可读性非常小,读起来非常琐碎,也非常闷。《明实录》篇幅本来为2909卷,后人又增入了《崇祯实录》17卷,民国时出版的第一套印刷本,有500册。要读完,需要多少时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算一算。笔者认为,当年明月说他花了十五年时间读,如果是真的,《明朝那些事儿》畅销,很公道。

  何况,当年明月不是历史系出身,他原名叫石悦,今年大概三十岁上下,三年前在天涯网站上写《明朝那些事儿》时大概二十七岁,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

  二、理解。读书会被书给堵住,简单说就是书呆子。当年明月如果真的读完了《明实录》,又没有让那些文字堵住,那他不仅是个读书人,还是个聪明人。《明朝那些事儿》,绝大部分还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但有些部分可以看出他在思考问题。如崇祯皇帝处死袁崇焕,他分析了袁崇焕的性格弱点、处事方法的缺失。

  很多人写到这部分,难免会被“自毁长城”的悲剧心理影响,愤恨崇祯多疑和老百姓麻木不仁。但当年明月没有,他摆出并不出奇的事实,你设身处地一想,就会发现,如果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你不会比老百姓做得更好,只会比崇祯做得更坏。

  中国读者在中学里早就厌倦了把历史说成“统治阶级腐败,贪污横行,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然后××××”这一套,可惜很多写历史故事的人,还是忍不住穿上这件陈年的行头。既然这样,当年明月不红白不红。

  70后作家的特例

  《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如果只有史料,那大概只能在一些历史发烧友的小网站上晃一晃,然后在哪里爬起来的就在哪里跌倒。这个故事能畅销三年,理由就是它有畅销三年的本钱。

  这个本钱是,当年明月过去十五年不只是读了《明实录》,他还生活在一个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有偶像剧,有漫画和计算机游戏的时代。大多数只会读书的人白读了,只会玩的人白玩了。他会读,也会玩。

  你看他写明末名将曹文诏:

  曹文诏来了,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敌军上千名骑兵,二话不说就追。

  追到了南原,穿进了圈套,伏兵四起。

  应该说,伏兵还是有点作用的,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诏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书的,至少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按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别扯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殭尸蔽野”。

  这种网络风格加历史细节的语言,写完一本书,他不畅销,谁畅销?

  新连载方式

  报纸在中国出现后,众多成功的小说和非小说作品都是一边连载一边畅销,像民国时张恨水、还珠楼主,后来金庸、梁羽生,还有高阳,都是在报纸上连载成功然后出版成书。

  报刊的连载,是很多作者相当怀念的成功之路。

  现在报纸副刊越来越少愿意刊登文学创作类的文章了,很多老读者和不明就里的作者还会抱怨:现在的报纸怎么这么不仗义?

  其实,连载依然健在,只是连载方式和媒介转移了—从过去的报纸连载,转移到现在的网络、电视上。一个新作者,大多数人过去不认识,要让读者认可、熟悉、喜欢、追,就要通过网络和电视。

  中国近几年的好几本畅销书,都和网络、电视的“多媒体连载”有关: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是在网络上连载;刘心武、易中天、于丹是在电视上连载。

  新连载方式,更自由,竞争更激烈,奖励也更高。网络新闻说,《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出版的前5部,累积销量已过300万册。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了,希望当年明月也好,或者新的作者也好,还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出现。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张俊峰)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