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爆骗徒招数 远离投资陷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踢爆骗徒招数 远离投资陷阱
2009年04月02日 17:46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美国自动报价交易所前主席麦道夫被指利用基金进行虚假投资交易,事件令人震惊。投资骗局层出不穷,投资者如何防备呢?

  投资者为何会堕入骗局?

  回报诱人:一般骗局会利用极吸引的回报使投资者上当,在贪念蒙蔽判断力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理思考这样的回报是否合理。

  贪念影响判断力

  在麦道夫骗案中,麦道夫所管理的基金年回报只有10%左右,回报率看似合理,不过此基金多年在跌市中仍能维持这回报,投资者只要细心想想,不难发现端倪。

  感觉可信:一些看似可靠的公司亦未必能百分百信赖。以麦道夫骗案为例,麦道夫是前纳斯达克主席,创立的投资公司是全美1%最顶级的证券公司之一,凭着这些条件,基金轻易取得投资者的信赖。

  去年香港就有骗徒佯装为著名金融机构的投资顾问,向受害者推销外国基金或股票,诱骗受害者将款项汇入指定户口。为增加可信性,骗徒更会向受害者寄出精美小册子、假月结单,甚至发放少许红利。

  专业形象:骗徒以专业形象包装自己,以获取信赖。投资者往往太信任专业人士,忽略判断专业人士的意见是否正确及适合自己。

  信息难明:有些投资产品的广告刻意避免使用易懂简明的字眼,意图令投资者以为自己因缺乏知识而无法理解这些信息,亦有些投资产品广告所发放的信息十分有限,这些做法有效隐藏一些不欲让投资者掌握的信息。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在正式投资前,亲自查核此项投资的往绩。

  疏于查证易招损

  缺乏自信:投资者往往认为其它投资者比自己有更丰富的知识,当投资者看到其它人交易时,倾向相信他人的投资决定是正确的,并将自己经过慎重考虑所得的策略搁置,改而跟从专家或其它人的行动。

  决定轻率:单凭不明来历的推销来电或陌生人发出的电邮、传真或直销邮件便作出投资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

  你容易被骗吗?

  投资局层出不穷,只有保持理性独立的思考,才能避过各种财金陷阱。如果你在以下问题选择“是”的答案愈多,表示你的投资态度愈不理性,也表示你受骗的机会较高。

  ●你是否不明白一项投资的如何运作,就把资金投入其中?

  ●你只是阅读投资产品的销售宣传单张,就已作出投资决定?

  ●你未查清投资经纪或投资中介公司的信誉或往绩,就把资金交给投资?

  ●你作每个投资决定时,是否因为别人这样做,你就跟着做?

  2大常见投资骗局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

  意大利人查尔斯‧庞兹于1919年成立一空壳公司,吸引投资者付钱给他作投资,实质上这间公司并无进行任何投资,分给投资者的回报是来自后来加入的投资者所付出的本金。

  90年代俄罗斯的MMM骗局以及近期揭发的麦道夫骗案,都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锅炉室骗局(Boiler Room)

  骗徒通常会假冒他人或详称代表某家公司或来自某个海外地方,通过电话、互联网及电邮等途径向投资者推销一文不值的投资,结果投资者付款后无法得到分文回报。

  由于这些骗局最初是在美国租金低廉、空气闷热的地方进行,因此被名为“锅炉室骗局”,这种行骗手法在香港亦曾出现。

  (摘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