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扶植儿子接班及病亡内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蒋介石扶植儿子接班及病亡内幕
2009年04月07日 17:12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49年12月31日,这是20世纪40年代的最后一天。此刻,在台湾中部秀丽的日月潭畔,古木掩映的涵碧楼中,刚从大陆败逃来台的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正在登楼眺望。但此刻蒋介石无意于山水之间,而是在思考到台湾后怎样收拾残局。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宣布,他在台湾恢复“中华民国总统”的职务。蒋介石复职后的迫切任务,便是安定内部。在新的人事安排中,蒋介石确立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确保蒋经国的地位稳固、顺利迁升。依照这一原则,蒋介石任命陈诚担任“行政院长”,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三军高级领导人也同时易人。

  一切任命完毕后,蒋介石给蒋经国留下的位置是“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一职,这一官衔虽然不高,但他交给儿子的权力却超越三军统帅,即负责“监督筹划情报业务,对大陆游击活动的派遣和指挥”。蒋介石觉得这还不够,便又在“总统府”里设了一个“机要室资料组”,也让蒋经国负责,“举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统归其管辖、指挥”。这样一来,逃到台湾的一大批国民党元老如何应钦、阎锡山、陈果夫、陈立夫、顾祝同、白崇禧等纷纷遭到贬逐,台湾又成了蒋家的天下。

  新的人事安排大体就绪后,蒋介石就腾出手来,整顿社会秩序。为了防止共产党的渗透,他提出“保密防谍”的口号。在此口号下,出动大批警察、宪兵、特务、军队,开始了大逮捕、大屠杀。只要行动可疑,经人检举,一概列入危险分子,格杀勿论。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等于割断了台湾的手足。解放军的下一步,必将是渡海解放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又一次陷入混乱。5月16日,蒋介石为了给部下鼓气,发表了一篇题为《军人魂》的演讲,重弹“革命军人”“不成功便成仁”的老调,声言台湾一旦陷落,他决定以身“殉国”。

  在蒋介石的带动下,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了宣誓仪式,“宣誓效死,确保台湾”。于是,各级党部也纷纷效尤,进行“宣誓”,发誓“以死保卫台湾”。为了“保卫大台湾”,蒋介石下令,沿海加建碉堡防御工事,组织防空演习,组织训练民众,整个台湾岛上闹得沸沸扬扬,鸡犬不宁。

  1950年6月25日,蒋介石正吃早饭,蒋经国十分欣喜地进来向他报告,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一听,高兴得眼泪直流。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基于形势的变化,放弃了式力解放台湾的计划。蒋介石避免了灭顶之灾,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度过了危机。二

  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跟后,一心要把权力传给儿子蒋经国,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愿望愈是迫切。还在1950年时,蒋介石就宣布改组国民党方案,决定成立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由16名委员组成,40岁的蒋经国跻身其中,为众所瞩目。

  但蒋介石知道,蒋经国年纪轻,阅历尚浅,因此,一些重要的部门,仍让一些有能力、可信赖的老一辈人物帮助治理,但对一些不服蒋经国、与蒋经国有隙的人物,蒋介石则坚决除掉。1952年,蒋经国与“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发生矛盾。因蒋经国操纵特务,常常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任意捕人,甚至连县、市议员也随意捕拿,吴国桢身为“省主席”不得不出面干预,造成对立情绪。另外,吴国桢对于蒋经国的特务经费开支,往往不客气地予以拒绝,这样矛盾越闹越深。蒋介石知道后,“爱子之心,胜于爱民”,坚决站在儿子一边。他甚至派人将吴国桢小汽车的轮子拧松,蓄意谋杀吴。吴国桢一怒而远走美国。结果,蒋介石为儿子除掉了一个劲敌。

  不久,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因反对蒋经国在部队设立政工制度,孙蒋矛盾激化。在冲突中,蒋介石再次偏袒儿子,于1954年6月,先撤掉孙立人陆军总司令之职,再借其部下“兵谏”之事,提出“孙立人兵变案”,将孙立人软禁,这样,为蒋经国扫除了又一个强硬的政敌,为蒋经国的顺利升迁扫清了道路。

  蒋经国的势力一天天膨胀,逐渐控制了岛上各个部门的实际权力。但蒋介石并不急于马上委以重任。“行政院长”和“副总统”仍然是陈诚,表面上,陈诚是台湾岛上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实际上,“上焉者,处处要请示蒋先生,下焉者,要向经国低头”。陈诚也颇“识时务”,他多次向蒋坚辞“行政院长”之职,但蒋介石总是以“国难未纾,仔肩益重”为由,不让陈诚辞职。到了1963年,陈诚又一次辞“行政院长”职,而且态度十分坚决,蒋介石考虑良久,才予批准。但蒋仍然认为蒋经国上台的时机不成熟,因此推出“财政部长”严家淦,让他出任“行政院长”。蒋介石选择严家淦,是因为严为人谦和没有野心,这是蒋介石为儿子选的一个新的陪衬人物。

  蒋介石在一心栽培儿子经国的同时,为了巩固国民党残余“政权”的统治,搞“反攻复国”,在台湾发展经济方面也下了些功夫。从1953年开始,连续实行了为期四年的“四年经济建设计划”。1960年1月,又指示陈诚制定了《加速经济发展十九点计划》、《1961年至1964年的第三期四年计划及长期经济建设纲领》等。

  在经营台岛的建设计划中,搞了一些令人瞩目的重要工程,如石门水库、台中港、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南北高速公路、高雄大钢厂等。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蒋介石指示修改有关经济法令和规章制度,调整赋税、鼓励投资等,这些都为台湾经济的起飞起到了一定作用。蒋介石统治的台湾,这是自1950年以来他少有的舒心的时刻,蒋介石的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微笑。

  20世纪70年代,台湾上空又开始聚集起重重乌云。1970年10月,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断交”;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9月25日至29日,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一个个打击接踵而至,一个个坏消息联袂而来,蒋介石比当年丢失大陆还要伤心。他吃不安、寝不宁,不由惊呼:“这世道变了!”

  蒋经国此时已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严家淦有职无权。1972年5月,第五届“国大”召开,蒋介石当选为“总统”。严家淦即递上辞职书,蒋介石当即批准,并给“立法院”送去一个咨文说:“行政院长严家淦恳请辞职,已勉循所请,予以照准,兹拟以蒋经国继任行政院长。”

  老蒋之心,“立法院”早巳洞悉。六天之后,“立法院”以381票的最高票,将蒋经国顺利地推上了“行政院长”的宝座。然而,蒋介石对台岛的未来并不乐观,国际关系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风云变幻一下子击倒了这个86岁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天不如一天。

  还在1972年3月,蒋介石就做了前列腺手术,并由此转为慢性前列腺炎。蒋经国就任“行政院长”的第二个月,即1972年7月,蒋介石先患感冒,而后引起肺炎,于是进入荣民总医院,从此,蒋介石的健康便一蹶不振。

  1973年元旦,病中的蒋介石照例发表致同胞文告。10月10日,“双十节”,他又照例发表“国庆”文告。在这些文告中,仍然表示其反共的态度决不改变。蒋介石住院期间,对外高度保密,为的是让蒋经国接班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1974年夏天,蒋介石的病情一度好转,他每天可以在花园散步。但到年底,台湾发生流行性感冒,蒋介石偶感风寒,再度患感冒而转为肺炎,身体虚弱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1975年1月9日,蒋介石在睡眠中发生心肌缺氧症,虽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肺炎未愈,不时发烧。3月29日,蒋介石病情转危,高烧不退,他自知年事已高,多病并发,不可能治愈了。于是,他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孝仪拿来笔和纸。他口授遗嘱,让秦孝仪记录,后由宋美龄、严家淦、蒋经国等签字。

  蒋介石口授完遗嘱,喘了一会气,又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说到这里,蒋介石闭上眼睛,再也不说话了。大家知道,此时此刻,蒋介石是在强烈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奉化溪口,那古木参天、危崖耸立的武岭,那流水旋洄、游鱼可数的剡溪,如一幅幅立体画面,在蒋介石眼前出现,他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蒋介石一生喜爱他的家乡,他前后三次下野,都跑到家乡躲起来,在山环水抱的故里盘算东山再起。蒋介石在败逃台湾时,与蒋经国一起曾登上飞凤山顶,极目四望,半晌无语,心中充满了无限留恋。而现在,他死在台湾,柩浮厝,可谓死而有憾。

  4月5日下午,蒋介石病情恶化。晚8时1刻,脉搏突然转慢,医生当即施行心脏按摩术和人工呼吸,然而效果已不佳。这天夜晚,台北上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延至晚11时50分,蒋介石在宋美龄与蒋经国的哭泣声中溘然长逝,终年89岁。蒋介石死后两小时,台湾“政府新闻局”发布死亡公报,明令从4月6日起历时1月为“国丧”期。

  4月9日,蒋介石遗体停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数日内,约有250万人进行了瞻吊。16日8时5分,进行追悼和安厝仪式,蒋介石遗体身着长袍马褂,上面覆盖着青天白日旗。仪式后,依照蒋生前的嘱咐,其灵柩移厝距离台北市60公里处的大溪镇福安里村“慈湖”。

  (摘编自澳门《新华澳报》)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