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工商时报:“储蓄是美德”重归正面意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台湾工商时报:“储蓄是美德”重归正面意义
2009年04月23日 1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23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23日刊文说,长久以来,“储蓄是美德”一直是经济学界用来反讽的说法。时至今日,这句话又重新回归到正面的意义。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企业已于上周展开第一季的财报热季,在S&P500大企业已公布的52家公司中,有62%优于市场预估,尤其是高盛、摩根大通与花旗银行等金融业的表现全面改善,而英特尔、谷歌与GE的获利亦优于预估。然而另一方面,已宣告破产或面临破产危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此企业的表现可谓“喜中带忧”。

  另外最新的经济指标,也是好坏参半,例如3月份零售额与新屋开工均意外下降,但每周首度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则已连续两周减少,4月份上半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亦回升到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此又可谓“忧中带喜”。政府官员对经济的谈话,既语带鼓励,又异常保守;而经济学家与市场分析师的看法,则无论是悲观或乐观,均不离“审慎”二字。

  面对当前“忧喜参差”的个体与总体经济信号,各大研究机构所做的经济预测数值,坦白说只能做“参考”而已。要观察美国经济动向,必须先了解此番经济衰退的本质以及病根所在。美国政府虽然已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拯救经济,但政策目标能否对症下药,以及社会大众对于政策的响应态度如何,才是分析景气变化轨迹的关键所在。

  经济衰退的一般性表象,便是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企业营运困难,于是关厂裁员,失业因而增加,所得下降,而需求更弱,由此呈现恶性循环。然而在本质上,却可分成“流量”与“存量”两种模式。“流量型”的衰退,是由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过度,生产过剩,使供给大于需求所造成,此时经济体系本身能够发挥自我调节的机能,一方面因投资与生产减少使供给下降,另方面又因价格下跌使需求回升,于是经济又告复苏。

  由于投资与所得均是一段时间之内的“流量”,因此在经济衰退期间虽然所得减少,但对社会长期累积的“财富”却冲击不大,民众也可以动用以往的储蓄来缓和因所得减少而对消费的影响。因此一旦投资回升,经济便会开始复苏。这也就是过去常见的V型复苏。

  然而此番经济衰退却是属于“存量型”,根本上系肇因于金融危机,造成金融资产与房地产价格下跌,而使社会大众多年来所累积的“财富”严重缩水、消失,甚至还要承担庞大的负债。如此一来,需求便受到所得减少与财富缩水的双重影响,而使经济衰退的程度更为严重。等到景气复苏时,大众的所得虽将增加,但必须先用来偿还负债,或是重新建立财富,致使复苏的力道不足,而调整的时间也将拖长。

  经济学大师克鲁曼说得好:“要出现V型复苏,则必须有相当多的追补性需求(pent-up demand),但我们有的却是追讨性负债(pent-up debts)。要处理完坏帐,得花数年的时间。”换言之,未来能够出现U型复苏,已属不易;更不能排除发生W型的“二次衰退”,甚至L型长期停滞的风险。

  过去的经济法则是“高消费创造高成长”,因此在发生经济衰退时,政府便会采取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然而在处理当前“存量型”的衰退之际,如果仍固守此套理念,则在消费回升后虽能使经济出现短暂的复苏,但因民众的负债并未减少,且财富亦未重建,因此等到各种政策招式用老之后,经济又会落入“二次衰退”。

  既然在复苏的过程中,必须先经历偿还负债与重建财富的阶段,因此大家对经济指标的解读,也应有更深一层的看法。例如每月公布的国民所得与消费支出数字中,如果出现所得增加而消费减少,或是每月的零售额减少等“流量”下降的现象,这只是短空,因为这代表储蓄增加,有助于减少负债“存量”及重建财富“存量”,所以是长多。新屋开工减少,也只是短空,而成屋销售增加则是长多,因为这代表住宅的“存量”将会减少。当然,如果贸易逆差能够持续减少,更是绝对的长多。

  长久以来,“储蓄是美德”一直是经济学界用来反讽的说法。时至今日,这句话又重新回归到正面的意义。以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情势而言,中国大陆固然靠本身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能维持一定的成长,但真正支撑成长的实力仍是源自于以往的高储蓄与低负债。台湾、香港、新加坡、德国及澳洲等由于高度依赖出口,因此经济落入负成长,但仍能仰仗高储蓄的支持,而能维持稳定局面;韩国因为外债偏高,经济不安定性亦高。凡此皆显示出储蓄的重要性。

  事实上即便是美国,储蓄率也由去年的负值,回升到目前的正成长5%左右。因此我们在观察美国经济的动向,并分析市场的趋势时,自然应当秉持新思维来作衡量。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