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民族伤疤重于女大学生裸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民族伤疤重于女大学生裸体
2009年04月24日 1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24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3日发表署名文章说,对于中国人而言,《南京!南京!》这样的影片太少了一点。在这里,可以不必将女大学生全裸出镜饰演慰安妇拔高为爱国,但至少她们还原了历史,也是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悲剧产生原因的无情追问。不要盲人摸象般地死盯着她们的裸体了,民族的伤疤重于女大学生的裸体。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大陆导演陆川日前亲自对影片《南京!南京!》的幕后故事进行了揭秘,称拍慰安妇死亡被扔上车那场戏的群众演员,大多来自高校的女学生,需全裸出镜,但她们都毫不犹豫地走到了镜头前。此消息一出,无数挥舞着“道德大棒”的“正人君子”纷纷跳将出来,指责花季少女一丝不挂出现在银幕上是揭自家的伤疤,是在揭开的伤疤上面撒盐……。

  应该这样理解,中国大陆导演陆川让高校女大学生全裸出镜,无非是想以震憾人心的画面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历史罕见的兽行,无非是想通过中国妇女在大屠杀中所遭受的苦难揭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真理,无非是想让每一个中国人在心灵受到震憾之后永远铭记这场民族的奇耻大辱……。

  然而“淫者见淫”,道貌岸然惯了的评论者们此刻竟选择性地失明了,在他们眼中,只有白花花的裸体,却不见每个镜头下牵引出的历史悲剧与民族耻辱,竟还敢大言不惭地谈什么“伤疤”?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好了疮疤忘了疼”。72年前的那场大屠杀血腥气味犹未散去,但每每谈起南京,似乎国人更乐于记起“秦淮八艳”,甚至是一只“板鸭”,却不愿去揭自己民族那道伤疤。正如歌词中唱得那样——“要揭开伤疤总是很残忍”,所以人类总是选择性地忘记那些让自己痛苦的记忆,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在痛苦中轮回,才会不断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尽管他们发明了“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这样的警句。可趋乐避痛的天性还是让他们不断重复着这样的错误。

  从这个角度来说,《南京!南京!》揭得好!否则时日再久点,更多人一提起南京大屠杀,都只盯着慰安妇的裸体,而忘记了民族背负的仇恨与伤痛,那事情可就不妙了!不要忘记是谁剥去了中国女人身上的衣服;也不要忘记是谁让中国的女人们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一丝不挂地委身野兽。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被禽兽骑于胯下蹂躏的何止是镜头中闪现的那些慰安妇,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在《辛德勒名单》中,令人恐怖的焚尸炉,让人毛骨悚然的运尸车,揭得不是犹太民族的伤疤吗?前苏联诸多反映卫国战争的影片中,遍地的红军战士遗体,令人心碎的生离死别,揭得不是俄罗斯人的伤疤吗?《钢琴师》中,市民像羔羊一样被屠宰,无数家庭瞬间家破人亡,揭得不是波兰人的伤疤吗?为何别人揭得中国就揭不得?难道只有中国人怕疼?难道中国人就如此怯懦?

  对于中国人而言,《南京!南京!》这样的影片太少了一点。疼痛可以让人清醒,疼痛可以让人记忆深刻,疼痛可以让人不得不正视过去不敢正视的东西。在这里,可以不必将女大学生全裸出镜饰演慰安妇拔高为爱国,但至少她们还原了历史,也是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悲剧产生原因的无情追问。不要盲人摸象般地死盯着她们的裸体了!海内外每一个中国人,请看看镜头中的伤疤,再摸摸自己心口的伤疤是否还在!(姜若)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