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结核——X光片后的难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透视结核——X光片后的难题
2009年04月28日 17:23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结核病这种难缠的慢性传染病,在台湾一直未能根绝,如今抗药菌株逐渐扩散,全球流行蓄势待发,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

  重点提要

  -结核病至今仍是台湾最多人罹患的法定传染病。

  -结核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应该是痰细菌学检验结果,而非X光片。

  -都治计划已见成效,下一阶段的防治工作是调查和病患密切接触者,并治疗潜伏的感染者。

  结核病这种古老的流行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感染所引起,随着卡介苗的普及以及抗生素疗法的发展,有些人可能以为结核病在台湾已经成为历史,或至少不再是威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结核病不仅是台湾最多人罹患的法定传染病,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严重程度甚至远超过令人闻之色变的艾滋病。

  根据台湾“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7年台湾所有法定传染病罹病人数总计4万932人,其中结核病就有1万4480人,约占全部的1/3;以2006年而言,台湾平均每10万人就有67人感染结核病,也远高于欧美国家及日本、新加坡。

  可是,结核病的流行一直未受到大众重视,即使偶有结核病患“逃跑”或违规搭飞机等事件上了新闻版面,所引起的关注也不如禽流感、肠病毒等新兴传染病。直到最近,因为长跑神童苏子宁的父亲遭误诊为结核病,无端服药四个多月,以及彰化医院结核菌代检实验室发生污染等事件,结核病的治疗与公卫问题才又引起讨论。

  感染而不自知 流行难以遏止

  目前全世界结核病流行程度最低的是欧美,其次是亚洲,最高的是非洲。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昆明院区院长颜慕庸指出,欧美因为早期防治有成,现在几乎已没有感染者,只需要预防境外移入的病例即可,“和全世界相比,台湾的结核病防治成效只能算普通,不过在亚洲地区还在前段班。”

  虽然台湾在结核病的防治上已努力多年,但早年很多人都受过结核菌感染,只是有赖免疫系统暂时压制,一旦感染者体弱或年老抵抗力不佳时就有可能发病,因此至今仍不易根绝。

  肺结核在防治上有两大困难,颜慕庸表示,首先是不易追寻病源。由于肺结核透过飞沫传染(空气传染)后,往往在数月至1~2年后才会发病,不像SARS潜伏期只有七天,因此很难追踪患者遭到感染的暴露点,以及这段期间曾经接触过的人。

  其次是难以掌握病菌散播的时间点。因为肺结核刚发病时,症状不会很剧烈,通常只是轻微咳嗽或发烧,病患未必会就医;若病患罹患的是有传染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旧称“开放性肺结核”),常在未被诊断出来之前,便已经把结核菌散播出去。

  随着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出现且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许多专家都以为结核病疫情终将获得控制,于是“政府”在1989年将“台湾省防痨局”改制为“台湾省慢性病防治局”,但由于上述种种因素,“20年过去了,结核病依然是台湾最多人罹患的法定传染病。”颜慕庸说。

  不能只靠X光片来判断

  苏子宁之父在服药四个半月后,医师才改变诊断结果,则揭露了台湾结核病防治上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改诊率偏高。近几年每年通报疑似结核病病例大约都在2万3000~2万6000人之间,其中约有6000人会在服药四个半月后变更诊断为其它疾病,改诊率将近1/4。

  医师通常是根据临床症状、X光片、痰涂片检验及皮肤结核菌素测验等几种方式来进行诊断,在WHO的标准作业程序中,痰液中是否有结核菌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不过台湾卫生研究院感染症防治组特聘研究员苏益仁指出,台湾的医师太偏重X光检验结果,才会造成改诊率偏高。

  全世界肺结核患者有一半以上为痰涂片阳性患者(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但台湾的检验结果每年都只有三成多,苏益仁强调,这并不是台湾罹患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比率较低,而是许多医师不积极为病患做痰细菌学检查(含涂片及进一步的培养),验痰人数偏低,或是检验结果失真,才使验出阳性的人数偏低。

  苏益仁表示,这是台湾独有的问题,有其历史渊源,因为50~60年前的肺结核患者很多,肺部其它病变的患者很少,医师若根据临床症状加上X光片分析患者罹患肺结核,结果大都正确。可是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肺结核病例逐渐减少,而肺癌和其它特殊感染症的比例上升,若医师仍依照过往经验,只根据X光片就分析为肺结核并给药,不重视验痰,当然容易误诊。

  更糟糕的是,根据X光片误诊为肺结核的病例中,有很高比例后来发现是肺癌,肺癌必须及早治疗,若因误诊而延后数月才接受正确治疗,很可能就无力回天。苏益仁指出,因X光片被认定为肺结核但痰涂片却呈现阴性的患者,有12%在一年半内死于肺癌,这些人若在一开始就能针对肺癌来做治疗,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苏益仁认为,若医师根据X光片怀疑病人罹患肺结核,但痰涂片检验结果却为阴性,则不应贸然给予结核病药物,而必须进行支气管镜、痰液培养等进一步检验,同时也应检验是否为肺癌,若仍找不到确切病因,才能给予结核病药物。但很多台湾的医师太轻易判定病人罹患的是肺结核而给药,他强调,结核病药物常有严重的副作用,让病人吃了几个月的药后,才告诉他:“对不起,你没有罹患肺结核”,甚至“你得的其实是肺癌”,如何能让病人接受?

  因此苏益仁在2003年担任台湾“疾管局局长”期间,大力推动以痰涂片检验结果为诊断主要依据,但很多医师还是相当被动,也未以最好的方式取痰,他认为这都是造成检验结果失真、改诊率高的原因。

  2004年接任的现任台湾“疾管局局长”郭旭崧,也持续推动这项以验痰为主要诊断依据的政策。经过几年倡导,并辅导医院建置“负压取痰室”以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加上各地卫生局也配合“追痰”,现在医师为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检验的比率,总算从初期的不到1/3提高至98%;不过他也承认不论取痰方法或检验质量,仍有改进空间。

  颜慕庸也同意应加强推动以痰细菌学检验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主张所有疑似病患均应送痰涂片化验。不过他指出,痰涂片检验也有其局限,痰涂片检验阳性患者中,有一部分并非感染“结核菌”,而是“非结核分枝杆菌”,必须进一步检验才能鉴别,需时两个月以上。苏子宁之父在服药四个半月后才改变诊断结果,就是这个因素造成的。

  即使如此,颜慕庸认为只要痰涂片检验结果呈阳性的病患,如果医师从临床诊断或X光片高度怀疑为肺结核时,就应先强制服药,但同时也要进行进一步检验,确认是否真为肺结核或是其它疾病。虽然这样可能造成改诊率较高,但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结核病是很难防治的传染病,因此极需要第一线医师提高警觉,只要医师的怀疑有其根据,就应先通报卫生单位并给药治疗,避免疫情扩大,即使这样事后改诊率稍高,却能提高防治成效,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摘编自台湾《科学人》杂志2009年第86期 作者:李名扬)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