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麻生旋风式访华后的中日关系变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麻生旋风式访华后的中日关系变化
2009年05月04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4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3日发表署名文章说,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日前进行了去年9月就任以来对中国的第一次“旋风式”正式访问。回望这30多个小时的“麻生中国行”,可以看到中日关系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走向。

  文章摘录如下:

  从4月29日飞离东京羽田机场,到4月30日飞返东京羽田机场、回到首相官邸,麻生太郎进行了他去年9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对中国的第一次“旋风式”正式访问。如今,回望这30多个小时的“麻生中国行”,可以看到中日关系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走向。

  “珍惜”,时代变化下的中日关系

  坦率而言,麻生太郎就任首相以后,曾在不同双边和多边场合分别与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3次见面,也都还谈得不错,对中日两国达成的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有落实、有推进。但是,麻生太郎与其内阁成员的一些言行又常常让中国有些担心。比如,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言论、给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对中国核武器透明化的指责等等。

  进一步而言,这些中日两国之间的所谓领土问题、历史问题、军事透明化问题等等,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问题”,而是存之已久的“老问题”。问题在于,在过去讯息相对比较封闭的时代,这些问题都只是在中日高层之间进行解决,也可说是属于“高端政治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些问题发生过后立即曝光、迅速传播、海量报道,舆情影响民情,民情左右舆情,进而构成一个个新的“民间感情问题”,直接制约着这种“旧病复发”型“高端政治问题”的解决。

  对于这种情境变化下具有信息时代新特征的中日关系走向,日方似乎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麻生三十小时中国行中,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其进行的将近一个半小时的会谈中,殷殷表示“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双方应共同珍惜、维护。”

  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则在与其进行的近一个小时的会面中,同样语重心长地表示“去年5月,我访问日本以来,两国有关方面认真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和举措,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这样,在今后一段时日内,如何“珍惜”中日关系的发展成果,将成为中日高层共同考虑的问题之一。

  “合作”,中日关系新的出发点

  纵观中日恢复邦交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史,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曾经是相当时期的“主旋律”。同时应该承认,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经济援助”,中国才渡过了改革开放初年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一些困难,中国才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发展,有了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就。但是,进入90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了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特别是在“失去的十年”中经济实力更是受到侵蚀。结果,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出现了历史性变化。

  到21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日本的二分之一。4月30日,麻生太郎首相在中日青年企业家交流午餐会上,谈到在应对目前的经济危机时,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中两国戮力同心至关重要。”这是日本政府首脑首次在国际场合承认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日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肯定。

  从历史的层面看,这是日本自近代以来第一次面对一个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在这种局面下,曾经在明治维新以后成为亚洲唯一世界强国并且独霸一方的日本自然不能完全适应。从经济的层面看,日本既看重中国广袤的市场,希望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得到实惠,但同时又心存疑忌和妒忌,不时地试图在经济上制约中国的发展。

  从政治的层面看,正在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目标的日本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在对华政策上出现摇摆,不再把中国看作发展中的国家,而是视为自己潜在乃至现实的竞争对手。概括而言,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政权之前的中日关系之所以陷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并不是单纯的历史认识问题等造成的,而是 “一个上升中的发展中国家与一个停滞中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表现。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调整中日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执政者高瞻远瞩的对日观,为调整中日关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日本安倍、福田、麻生三任内阁正视现实,为调整中日关系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正在构建之中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屡经摸索,其出发点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援助”,而是扎扎实实的“合作”了。

  纵观此次麻生三十小时中国行,他在与温家宝、胡锦涛分别举行的两场高峰会中,“合作”都是一个耀眼的高频词。

  正因为这样,才有评论说,区别于此前日本首相历次的访华之旅,麻生太郎此次访华主题紧紧围绕“合作”二字,是一次极富成果的“合作之旅”。麻生太郎回国前面对中外100多名媒体记者也表示,此次访华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涵盖三大领域,即在经济领域、环保节能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以及人员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交流。

  “摩擦”,或成中日关系的常态

  可以这样讲,麻生三十小时中国行,开启了一个中日两国从相对单方受益较大的“援助”进入到互惠互利的“合作”的时代,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特征,也是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的出发点。当然,在看到这种变化的同时,还应该对未来中日关系有冷静的思考。

  首先,应该认识到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不是同盟关系。2008年5月,中日关系被两国领导人重新定位为“战略互惠关系”。这其中的“战略”,应该是一种大局观,是对中日关系高瞻远瞩的一种把握,而不是一时一事的计较与纠缠。这其中的“互惠”,应该是关照彼此利益上的合作,不再是侧重单方的利益。

  在中国,谈起“战略关系”、“伙伴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那种“一边倒”的关系。这种认知也影响到对今天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认识,因此稍有风波,便认为日本是在弃守关于“战略互惠关系”的承诺。实际上,当今中日两国之间的“战略互惠关系”,即不等同于日本同美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也不等同于日本与韩国等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应该认识到中日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过程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就是说,在构建这种关系的过程中,中日两国仍然会频频出现摩擦,友好“一边倒”的局面已经不再。如何适应中日关系在摩擦中发展,是中日两国从上到下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妥善对应日本那一个个“阵发性”的诸如历史认识问题、主权领土问题、台湾问题、军事透明化问题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中日两国在未来还有可能出现的直接影响国民感情的环境保护问题、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这“三大问题”方面也应该未雨绸缪,预测出现问题时如何及时公开讯息、如何进行处理、如何进行舆论报道等等。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中日青年企业家交流午餐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这与中国时下强调的企业“创新”、制度“创新”似乎也有吻合之处。其实,这种所谓“创造性地破坏”,在成功并有成果之后才能够叫“创新”;否则,就只能够叫“破坏”了。中日关系的“创新”同样需要注意这一点。(蒋丰)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