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整治官场新“八股”需可行“突破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整治官场新“八股”需可行“突破口”
2009年05月13日 1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3日电 香港《大公报》13日发表署名文章说,日前,最新一期《半月谈》以《官场新“八股”现象面面观》为题,痛斥地方官样文章为“新八股”声言必须予以破除。这可谓是对症下药,正逢其时。此或可视为整肃“假大空”的风向标,值得特别关注。观察家指出,整治“新八股”,铲除“假大空”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文章摘录如下:

  日前,最新一期《半月谈》以《官场新“八股”现象面面观》为题,痛斥地方官样文章为“新八股”,不仅称其是“一些地方官场上假话、大话、空话、套话颇多,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的祸根,而且将其痛斥为“听者厌之,见者烦之,百姓恶之,有识之士痛之”的社会公害,声言必须予以破除。由于《半月谈》的新华社背景,此举或可视为整肃“假大空”的风向标,值得特别关注。

  《半月谈》的编者按指出:“一个时代的文风,映射着这个时代整体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尚。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官员,他们的文风往往会成为社会导向,进而影响到公众的思想与精神取向,影响到执政党的党风。”

  分析人士认为,给“新八股”曝光,矛头所指必然是在职的党政官员。诚如该文中所列举的种种现象,包括领导讲话、总结汇报、调研报告、致辞演讲、规章制度、经验事迹、心得体会等各类公文在内,八股腔、八股调、八股行为,无一不是“官方语言的特定符号”。也因此,才会制造出种种的“官场幽默”。

  最典型的一例就是“开封指导漯河工作”一事,《半月谈》此文也是因此而生。这桩“官场幽默”最初是由网友们“捅”出来的,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该事件的简单经过是:

  前不久,由“中国消防在线”网站上刊出了两篇宣传稿,一篇落款为河南开封消防支队,另一篇落款为漯河消防支队。两篇千字文的前800字几乎如出一辙,在余下的稍有区别的200字中,由于开封的“枪手”不慎,虽然将前文中的漯河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后文中的“漯河”却忘了更换,因而才闹出了“开封指导漯河工作”的笑话。

  值得关注的是,《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类的“官场幽默”并不鲜见,而且出现在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中。如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在听取贵州省修文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时,就发现该县的汇报材料与前几天听到的邻县汇报材料基本相同,后经查证,果然是修文县抄袭了邻县的汇报材料,所以两县汇报的语气才会“基本相同”。可见地方的“官样文章”中存在着多么大的水分。

  在《半月谈》列举的种种现象中,除了公文抄袭,因“文山会海”而导致的“注水发言”,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上面布置下来的一些重要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本该是干部自身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听上去却像是表扬与自我表扬。

  类似“万金油”式的讲话,也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广为流行,甚至渗透到个别官员的骨髓里,成为张口就来的一种语言惯性。除了讲话中充斥着“假大空”,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到了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的地步。

  而在另一方面,客套话、奉承话也成为“注水发言”中的一个特色,“不管发言的主题是什么,都是在某某领导下、某某关怀下、某某帮助下,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让听者哭笑不得。“新八股”劣迹斑斑,可谓“罄竹难书”。

  其实,“新八股”由来已久,百姓们深恶痛绝。从网民的大量跟帖中就可以看出,此举大得民心,深受百姓们欢迎。人们在留言中纷纷表示,“新八股”害死人,早就该好好的治一治了。

  对于《半月谈》揭露的种种“假大空”现象,很多网民都认为事实就是如此。譬如文中揭露某县级市的一名市委副书记与一名“小姐”鬼混时,电视上正好播放他的严肃讲话,号召广大干部拒腐蚀,永不沾……。网民们说,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虚头巴脑的官”,表面上人五人六,开口也是一大堆庄严的词,暗地里却在干着肮脏的交易。

  有不少网民认为:形形色色的官场造假行为之所以会层出不穷,假数字、假文凭、假年龄、假离婚、假廉洁等现象,之所以会让人目不暇接,关键就在于造假已成为一种“潜规则”,而且是一只“摸不着、抓不住、看不见的无形大手”。

  北京观察家指出,因为官场“新八股”而衍生出来的“假大空”,作为社会公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整治“新八股”,铲除“假大空”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半月谈》痛斥“新八股”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对症下药,正逢其时。应抓住时机,快速作出相应的部署,从根子上铲除包括“假大空”在内的一切不正之风,以确保和谐社会的“质量”稳步提升。(甄城)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