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全球援助穷国遭遇“金融海啸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全球援助穷国遭遇“金融海啸症”
2009年06月03日 1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刊文说,目前全球衰退的初步后果之一,是许多捐助政府都在调整它们的对外援助计划。然而,助穷人穷国也就是自救。

  文章摘录如下:

  今天全球衰退的初步后果之一,是许多捐助政府都在调整它们的对外援助计划。在正式接任前,奥巴马总统曾许诺要让美国的对外援助从250亿美元倍增至500亿美元,但随后副总统拜登就预警称,经济低迷可能会使该承诺的实现缓慢。

  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援助减少了62%,芬兰人到现在仍称此时期为“经济萧条期”。日本在进入困难时期后,其海外援助下降了44%。目前这场全球经济衰退将促使官方发展援助降低30%。

  可预料的是,捐助政府将仔细审核联合国14项全球维和行动不断扩大的开支。截至2008年中的12个月内,所有联合国行动经费高达67亿美元,约为15年前的两倍。如果已经大大稀释的维和行动遭到削减,人们只能凭空想象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回想当年卢旺达种族灭绝发生之前,类似的对资助联合国行动缺乏热情的状况也曾出现。刚果和其它地区的最新进展表明我们没有可以自满与安心的空间。

  外劳 汇款的重要性

  但从富国到发展中国家的最大规模的资产转移显然是外劳的汇款。似乎没有几个决策者意识到这一点。2006年,约15000万移民为他们在发展中国家的亲人汇去约3000亿美元。这些汇款交易数量非常庞大,每年估计会发生15亿次汇款。汇款金额多数仅在100到300美元之间,它们通常立即成为家庭日常消费。

  2006年的官方发展援助尽管已包含了经合组织及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援助,以及来自中国的援助,总额仅为1260亿美元,还不到私人汇款的一半。如果经济萧条,使外劳在富裕国家失去工作,迫使他们返回原籍,那么数百万已经贫困的人会进一步陷入贫困的深渊。

  可以通过研究这3000亿美元汇款的分布状况来对可能的影响进行估算。2006年,相对贫困的欧洲国家收到约500亿美元、非洲380亿、拉美及加勒比680亿、中东240亿。亚洲是最大的受益者,收到的汇款总额为1130亿美元。

  遣送外劳回国后果严重

  估计共有10%的世界人口受益于外劳汇款,57个国家每年收到的汇款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事实上,某些国家完全依赖这种汇款。佛得角34%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汇款、厄立特里亚38%、布隆迪23%。亚洲的数字是阿富汗30%,塔吉克斯坦38%,而欧洲的摩尔多瓦31%的国内生产总值源自国外汇款。

  这些国家不是陷入冲突就是非常脆弱,因此汇款数量减少可能加剧不稳定局面,也许还会增加涌往外国谋生的人数。因此欧洲和其它国家的政府应该仔细考虑如果把外劳遣送回家,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政府已经利用税金开展直接对外援助。因此他们应该权衡可能诱使雇主继续雇用外劳的减免税政策,因为这或许是支持贫困国家更为有效的途径。

  建立安全廉价的汇款管道

  此外,交易成本通常会在汇款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可以利用援助机制建立起资金流动的安全廉价的通道,在私人款项无法轻易到达的农村偏远地区更是如此,非洲和亚洲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反恐怖主义法在这里是个问题,因为对更有效的国际金融转移控制机制的需求为汇款操作人员造成了额外的负担。这些新规则显然推高了交易成本。但对抗恐怖主义及相关融资的斗争意味着政府和金融机构掌握了资金跨境流动的大量数据,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人们更轻松地将钱汇给他们的亲属。

  现在只允许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向某些国家汇款,因此形成了虚拟化垄断,同时也妨碍了没有银行的农村地区接收汇款。在西非地区,一名汇款操作员现在处理了70%的官方付款,同时也造就了银行的垄断。允许更多非正式金融机构涉足国外支付会使资金流向边远地区更加方便。合作社、存款互助会和新型小额金融机构可以组成确保资金方便到达的网络。

  某些国家限制性的法律规定剥夺了移民使用官方银行系统的权利,除非他们拥有必要的合法身份。而其它国家已经采取措施,使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汇款。

  单就上述汇款数额之大,以及它可使数百万人避免陷入贫困的重要作用而论,富裕国家政府应仔细审核现有的汇款系统。改善系统现状可以有助于减轻经济低迷给无辜牺牲者带来的负担。

  对汇款行为的审核应调查有哪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取消,并探讨是否应当采取官方援助措施,以满足这种非正式但却至关重要的援助网络的需求。(Par Stenback)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