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中国媒体应该慎贴“反华”标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中国媒体应该慎贴“反华”标签
2009年06月08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8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日民间感情融合是两国构建世代友好的基础。如果一些媒体总以“放大镜”从只言片语中找问题,扣上“反华”渲染,普通问题也可能构成“民族感情问题”。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包括日本在内一些国家常有令中国不快不爽言行,并对中国日益强大心存疑忌和妒忌。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让对话交流取代对抗较劲,推进互信。在大国崛起过程中,比敏感的“悲情主义”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自信心,比贴“反华”标签更重要的是求同存异,化敌为友。

  文章摘录如下:

  据共同社爆料,日本首相麻生太郎5月22日会晤韩国总理韩升洙时,曾就新型流感一事称“中国的感染者不可能这么少,应该更多吧”。对此,中国大陆舆论哗然,认为是“反华”言论,一些媒体甚至出现“麻生又反华”的标题。而网络上爱国“愤青” 呛声、骂声一片。  

  大陆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特别提示说,日本由于未及时向相关周边国家通报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旅行情况,上月曾受到防控疫情不力的指责。日本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还以“国民素质高”、“统计准确”为由作为本国甲型流感患者多的解释,并质疑中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共同应对新型流感,本来是麻生访华的敲定的合作成果之一。麻生这段话是中韩首脑间的“内部交谈”,本意可能想说亚洲疫情扩大的严峻性。他的话存在瑕疵和不当,但毕竟是一种讨论式分析,也没有公开说,恐无多少恶意,而在媒体的流传中却演绎成了“反华”话题。这对中日建立世代友好和战略互惠关系并无益处。

  近来中国大陆一些媒体有一种“爱国愤青”的表达式,喜欢使用“反华”这个政治色彩很重的定性词,对外国与中国不一致的一些做法,或对中国政策提出不同意见,一概称作“反华”言行。什么是“反华”,这个概念其实并没有科学界定。在这种情况下,不作科学理性的分析,动咎“反华”,开炮批判,既分不清是非原则,也容易四处树敌,伤害友情。

  中日民间感情融合是两国构建世代友好的基础,也是两国领导人非常强调和重视的。如果一些媒体总是以“放大镜”从只言片语中找问题,扣上“反华”,再做“标题党”渲染,一个普通问题经过大肆曝光、海量报道,也可能构成影响舆情的“民族感情问题”。

  由于中日两国的历史恩怨,中日之间敏感点争议点多多。谨言慎行,避免因“小事”影响两国关系大局,实在也是中日关系的一种“大局观”。中日媒体肩负责任,中日民众也应不要“戴有色眼镜”。

  在主张世界和平发展,展开和谐外交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国民更应以善意看待世界,宽以待人,大度、谦和、包容。对国际间不同的声音或逆耳之言、批评之声,要理性分析、客观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做到不上纲上线,不搞对抗对立,少打“爱国主义”口水战,善用“事实说话”。

  此次防控甲型流感,中国因为有了抗击“非典”的经验,采取了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控透明度也相当高,这是甲型流感没有大规模流行的重要原因。强盛起来的中国大陆要有自信,媒体用事实打动世界,而不是空喊“反华”、 “抗日”之类。

  无论面对日本,还是西方其它国家,中国要有好的心态,理性把握“建设和谐世界”的大方向。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常有令中国政府不快不爽的言行,并对中国日益强大心存疑忌和妒忌。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让对话交流取代对抗较劲,以心换心,推进互信。

  以中日两国关系而言,既有摩擦更有发展,进入“大智慧”时代。具体讲,就是“世代友好”不等于没有不和谐声音;“永恒邻居”不等于没有摩擦和争论。从这个角度看,随意轻率判断“麻生又反华”并不明智,也不符合中日两国客观现实。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比敏感的“悲情主义”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自信心,比贴“反华”标签更重要的是求同存异,化敌为友。(申深)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