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毒品攻陷校园 香港动员全社会打禁毒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明报:毒品攻陷校园 香港动员全社会打禁毒战
2009年06月09日 1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9日电 香港《明报》9日发表社评说,香港近期接二连三有学生在校内或公共地方吸食毒品,港府官员形容问题迫在眉睫,表示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来打赢这场禁毒战争,显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既然已定位打禁毒战,则须坐言起行,让社会和全民知所配合,使香港未来的社会栋梁不要遭到毒品的残害。

  文章摘录如下:

  香港近期接二连三有学生在校内或公共地方吸食毒品,港府保安局长李少光形容问题迫在眉睫,表示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来打赢这场禁毒战争,显示当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学校毒祸之严重,可以用沦陷来形容。鉴于毒祸濒临不可收拾之势,学校、家长、政党都不应再以人权、维护校誉等言词掩耳盗铃,政府则要在顾及私隐、人权的同时,展显更强而有力的领导,堵截毒品来源,加快找出涉及毒品的学生及背后的操控者,以带领社会打赢这场禁毒战。

  学生公开吸毒无有怕 取态轻蔑教人震惊

  过去揭发的学生或青少年吸毒案件,涉事者大多在隐蔽地方吸毒,但是近期发现的几宗案件,吸毒学生已经不再避忌,公然在公园、海滩等地方索K,就算在校园内,学生对吸毒后在课堂上“迷迷糊糊”,也不在意了。

  有社工认为,吸毒学生的态度愈趋开放和轻蔑,过去会到内地或匿藏秘密地点吸毒,现时却是索K后不怕让人看见,甚至不认为是犯法,这是最差劣的信息。

  禁毒战不能单靠执法部门或保安局可以应付得了,必须社会动员,全民参与,才能早日获胜。前日,禁毒专员黄碧儿面对毒祸来势汹汹,仍然高唱加强宣传,其它举措唱慢板。昨日李少光公开吹起禁毒战号角,显示政府不至于麻痹大意到不识反应。

  要打赢这场禁毒战,首要政府强而有力领导,释出清晰信息,订定明确步调,让整体社会知所配合,以凝聚全民意志和力量。从目前情况看来,我们认为当局要做好下列几点工作。

  首先是执法部门要加大力度,堵截毒品来源。据当局的数字显示,2007年搜获96公斤软性毒品,去年则大幅增加至435公斤,是前年的3.5倍。搜获的软性毒品急增,相信是当局与内地紧密联系,打击有效的成果。不过,搜获数量愈多,同样显示漏网进入本港的毒品大幅增加。

  近期几宗案件,更教人相信学生已十分容易得到毒品。毒品愈多,危害愈大,堵截毒品来源,追缉幕后毒贩,是这场禁毒战的成败关键,警方和海关须从加强搜集情报入手,堵截毒品来港。

  其次是政府要对学校当局软硬兼施,使学校负责人,例如校长等正视问题的严重,配合政府的打击毒品措施,保护学生免陷毒祸。学校毒品肆虐,早已不是新闻,但是据知许多学校的校长,为免影响校誉,采取掩耳盗铃态度,隐瞒事态,包庇学生,据知有学校连警方或禁毒处派人作禁毒宣传,都不接纳,以免与毒品沾上关系而被标签云云。

  但是,校园毒祸已经掩不住。本报较早前取得一所接受转介学生吸毒个案的辅导机构有关港岛及离岛区的资料,包括个案分布及所属学校名单,发现两区过去一年已转介128名学生接受辅导,其中港岛区有19间学校曾转介学生,约占该区学校的两成,其中南区属重灾区,半数学校平均有1至3名学生吸毒需协助,离岛区更严重,10所中学只有3所是“无毒学校”。上述情况相信只是校园毒祸的冰山一角。

  当局目前的策略要尽快找出受毒祸污染的学生,给予康复辅导,但是学校隐瞒学生涉及毒品,却是拖这个策略的后腿,我们认为当局应该明令学校,若发现学生吸毒,必须实时报警,让执法部门及时介入,也使学生可以得到适当协助。而警方亦应强化处理这类案件的力度,不能等闲视之。

  第三是当局要加快在学校自愿测试学生是否沾上毒品。有关强制测试,由于涉及咨询和立法,落实无期,政府应该先加快校本自愿测试进程,不要再囿于人权、私隐等问题,议而不决,包括可以先考虑在一些地区、选定一些学校做先导试验。测试若发现有学生沾上了毒品,处理上并非要惩处,而是在区内提供辅导和康复设施,帮助学生脱离毒祸。有关先导试验若开展顺利,效果显著,可作为模式推广到其它地区的学校,完全值得尽快推行。

  第四,加强宣传,让全民认识校园毒祸的严重,从而动员家长、媒体等参战灭毒。眼前如何让梅窝居民接纳正生书院使用南约区中学的校舍,对政府是一大考验,要是成功了,则是给动员社会共同面对毒祸,建立一个良好范例,有利于打赢禁毒战争。

  既然当局已经把校园毒祸定位为打一场禁毒战,则打仗再无坐而论道之理,必须坐言起行,政府要当好总司令,订好策略步骤,并且显示强而有力领导,让社会和全民知所配合,使香港未来的社会栋梁不要遭到毒品的残害。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