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日报:从两岸交往务实层面看繁简体字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华日报:从两岸交往务实层面看繁简体字问题
2009年06月25日 1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5日电 台湾《中华日报》日前发表社论说,马英九对汉字繁简体差异问题,最近连续发表谈话、写成文章,引起广泛注意并讨论。两岸形势和缓,加强交流又是两岸官方和人民的共识,这就需要面对、处理文字议题。两岸可以对此展开讨论,在文化认知上或许一时得不出结论,但在两岸交往的“实务性文字”,有必要先形成共识。

  文章摘录如下:

  马“总统”对正(繁体)简(简体)字差异问题,最近连续发表谈话、写成文章,引起两岸人民和全球华人广泛注意并讨论。

  正简体字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关于文化的,主张使用正体字的人,认为简体字破坏了汉字特具的优点,例如书法,是从汉字所衍生出来的一门艺术,毕加索就曾对着张大千的面,赞叹中国书法的意象之美。现今沉醉于书法艺术的人,包括大陆人士在内,都拒绝用简体字写书法,大陆重要学者陈寅恪、作家钱钟书,终身不用简体字。

  第二个层面,是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扰,特别是在公文书及其它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上,麻烦正逐渐浮现,如个人姓名,身份证上的文字是不能更动的,少一点、缺一撇,在签名、背书、具保等事项,就会产生争议。这种状况随着两岸交往密集,商业活动频繁,而越发严重。

  有人认为,计算机一个指令,正简体字就可随时转换,使用上并无障碍。但大陆使用的简体字,若是单纯的笔画减少,如“於”与“于”,自无辨识问题,困扰的是,简体字中有许多文字在正体字中也有,如“面”,正体字的解释是“面孔”、“面子”等,简体字除了仍维持正体字原意外,又为“麵”之简体字;再如“餘”、“余”、“後”、“后”、“幹”、“干”等等,以致“吃麵”成为“吃面”、“餘生”成为“余生”,个人姓名若有这些字,如何确定其为正体字或是简体字?这可是“对照”不出来的。

  根据统计,现在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以大陆、新加坡为主,估计使用者约有十三亿余人,台湾、港、澳则用正体字,总计约三千余万人。两岸形势和缓,加强交流又是两岸官方和人民的共识,文字议题不解决,这条路怎么走下去?

  大陆要求恢复使用正体字的声音时起,如五十年前为“文字改革委员会”之一的学者季羡林,也倡议使用正体字。大陆“搜狐网”所做的民调显示,赞成废止简化字者高达百分之四十,反对者为百分之五十四。这个数字显示,使用简体字的大陆人民,已跳脱“方便”、“习惯”思维来看待汉字。

  我们赞成两岸针对正、简体字展开讨论,在文化认知上或许一时得不出结论,但在两岸交往的“实务性文字”,需要先形成共识。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