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对善变的李登辉应以变制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亚洲周刊:对善变的李登辉应以变制变
2009年07月06日 13: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6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27期刊出文章说,“反中”与“台独”是不能分割的连体婴,“台独教父”李登辉近来由“反中”变成主张“和中”,显示“台独”意识已出现波澜。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李登辉已启动了“台独”的渐变。对李登辉应以变制变。

  文章摘录如下:

  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以善变、多变和语言文字游戏本领超群见长。说好听的,这是很有弹性;说难听点,则是一种“变形虫”,总是能随着时间、地点以及对象的不同而变换嘴脸。由于这种现象是如此普遍,他们自己不会觉得有什么羞愧不安,而一般人也见怪不怪,没有任何惊讶之感,甚至还认为是机辩之巧的谋略。

  而在所有的政治人物里,上述功夫最一流的当属李登辉。他在当权之初接受日本极右作家司马辽太郎访问,大谈特谈“台湾人的悲哀”,所透露出来的是对殖民时代的眷恋与乡愁。这是殖民主义的被内化,这种人即使在别的国家也极少见。

  后随着李登辉权力地位的稳固,他的“台独”路线日渐清晰。他之后在“两国论”、“特殊国与国关系”、“中国崩溃论”上做文章,打造他的“台独”意识形态与路线。对外,他以“戒急用忍”来阻延两岸关系;对内,他则以“‘中华民国’已不存在”为基础,逐步推动它的“台独”策略,并在国民党内挑起分化内斗,以达到将“政权”由他手上转移到搞“台独”的陈水扁手上。二零零零年台湾的“政权”轮替,他的“台独教父”地位已告确定。

  但随着“台独”之路的行不通,于是李登辉又开始变了。二零零七年他曾公开表示,从未主张过“台独”。而就在日前,他又和昔日曾肝胆相照但后来又反目成仇的宋楚瑜密会,接着又在替自己的智库募款时发表讲话。

  他的密会与讲话都涉及对两岸问题的看法,重点有三:(一)他认为两岸应扩大交往,“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紧”;(二)在基本立场上,他强调两岸“你是你,我是我,但你我是朋友”,台湾应“和中,亲美日”;(三)他在和宋楚瑜密会时,表示了有意访问大陆的愿望,特别是想和孔子周游列国般行走一遍。

  李登辉变了,但本质的“两国论”部分未变,但我们却也不宜低估。因为对“台独”意识形态有理解的人都知道,“台独”是要独立于中国之外,因而它自然就“反中”、“恨中”,并竭尽一切可能反对两岸的交往。这也就是说在“台独”论里,“反中”与“台独”是个不能切开的一体。

  今天的民进党,只要一谈到两岸问题就束手无策,原因即在于它的党内有太多这种基本教义派的群众,这使得它完全不能将“反中”、“台独”这个连体婴切开。而李登辉的“台联党”在现实政治上已边缘化,它早就没有了包袱,这在“反中”、“台独”上比较容易切开。只要能切,即代表了整个“台独”意识形态已有了松动。由“反中的两国论”,变成“和中的两国论”,说不定在有一天会演变成“和中的不两国论”。

  因此,过去的“台独教父”能由“反中”变成“和中”,这种改变看起来小,但事实上则相当大。它意谓着“台独”意识形态已出现波澜,只要有人开了头,它对民进党就会造成压力。我们当然知道,主张“台独”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宣布放弃“台独”,他们也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李登辉至少为这种渐变做了开始。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李登辉的改变已启动了“台独”的渐变,但除了这种角度外,我们也不能否认,一向擅于搞权谋的李登辉,他的这种改变也未尝没有权谋上的考虑。据知,李登辉一向以“造王者”自居,不甘于权势上的寂寞。最近几个月来,王永庆之子王文洋已很清楚的表露出他有意于二零一二年台湾“大选”时参加竞选。目前他除了是李登辉旗下智库的最大金主外,也早已拜在李登辉门下,李有可能成为王文洋参选时的操盘手。

  根据台湾的现况,两岸经济关系深化,再企图“反中”、“锁‘国’”已注定将再无选票。从“和中”得到经济利益,而在政治上则保持距离,当然成了“独派”最好的算盘。李登辉的“和中”,未尝不是在替将来选举的政见方向做试探。李登辉有意访问大陆,他可以找太多人去传话,但他所找的却是曾翻过脸的宋楚瑜。

  李登辉以权谋善变著称,这种人自有其“过人之处”。就像美国的尼克松,虽人品不佳,但基辛格在品评人物时却认为尼克松最聪明。李登辉谋略深沉,有陈水扁这个“乔舒亚”,甚至马英九也把李登辉视为第一个请益的“国师”,而今他又收了王文洋为门徒;又想再当“造王者”,“变形虫”又要再次变形。

  变来变去,还是显露出了一个变不了的大方向,那就是两岸要“和”,台湾要透过“和中”来得到经济上的利益;他的善变也等于“铁杆台独”的意识形态出现了破洞。也正因此,对这样的人,固然不必多么信任,但却该以变制变,何妨伸出欢迎的双手,甚至还透过交往来主导“台独”未来的再变呢。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