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看中国60年衣食住行:未来应着眼软体系建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港报看中国60年衣食住行:未来应着眼软体系建设
2009年08月21日 14: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21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21日刊文梳理新中国建国六十年从粮票、布票比钱更重要的时代,走到今日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系的历程,投射在衣食住行方面。该文引述香港学者的评论指,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进行了三十年的物质建设,吸收了世界各国的知识、文明,此后中国的着眼点是软体系的建设。

  文章摘录如下: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从粮票、布票比钱更重要的时代,走到今日,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系,国力提升,物质日渐丰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投射在衣食住行方面。新中国建国时人口有5.4亿,单单解决温饱及穿衣问题,已是很大的挑战。

  在五十年代中期,先后实施布票制和粮票制。一九五四年九月政府对全国棉布实行计划收购与分配,民众凭票领布,当时统一供应的布料颜色不多,以俗称“老三色”的灰、蓝、绿最普遍,所以西方传媒称呼中国人做“蓝蚂蚁”。

  当时的政治气氛,也影响老百姓追随领导人穿中山装,后来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为了展示改革精神,成为第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国家领导人。而布票制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取消后,中国人民可以自选衣服。

  《物权法》成划时代转变

  至于粮票制由一九五五年实施,城镇居民每人每月按年龄和工种发放粮票,凭票到粮站换取粮食。证件照片收藏家许善斌形容粮票是救命票,比钱更重要,“因为没粮票得饿死,没有钱穷也穷不死。”

  到了一九九三年二月,国务院正式取消粮票制度,标志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老一辈的中国人对“福利分房”,“等”国家建房子,“靠”组织分配住所,“要”单位分房子并不陌生,这些名词随中国住房货币化、商品化后成为历史。楼市炒得热烘烘,其后要中央进行宏观调控,介入市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说:“○七年通过的《物权法》更是划时代,让中国人能够实现安居的梦想。”

  同样是划时代的转变,还有民众可以私人拥有汽车的规定。一九七九年以前,政府禁止私人拥有汽车,即使官员使用的车,都严格按等级实行分配,所以单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成为内地主要代步工具,更喻为家庭财富“三大件”之一。国务院在一九八四年二月才颁令容许一般人拥有汽车。

  叶国华指出:“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进行了三十年的物质建设,吸收了世界各国的知识、文明,此后中国的着眼点是软体系的建设。”他认为这对中国的领袖、政府、执政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