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多视角观察G20峰会 模式演变受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多视角观察G20峰会 模式演变受关注
2009年09月15日 1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1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刊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东教授的文章说,20国集团(G20)峰会在处理全球金融危机和协调各国政策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国际社会各界和媒体对G20峰会褒贬议论纷纷时,G20峰会的未来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思考,G20峰会最终将以什么样的架构形式存在下去,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似乎更具现实和长远意义。

  文章摘录如下:

  第三次20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以多个视角关注本轮峰会将是国际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看点。

  其中包括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在商讨国际金融改革的相关议题中,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的博弈将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和通胀风险预期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是各成员国需要考虑的问题;三是对G20峰会架构现状的评价与未来发展模式将如何演变的思考。

  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

  前两轮G20 峰会上,各国就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发言权达成共识;同时中国提出的各国共同承担责任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保证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得到普遍认同。

  因此,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层面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各国利益与权益的平衡,需要通过国际协调与合作来实现。然而,在现实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下,一旦涉及到国家利益的具体问题上,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国家利益被无限“放大”,各种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分歧难以调和时,国际协调与合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有效性,形成了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

  按照博弈论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是各国不同利益的博弈,同时也是在国际协调与合作下参与国际事务中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行为。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体现的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间的矛盾,国际协调与合作是为了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而国家利益的博弈反映的是国家核心利益不受到伤害。

  从当前不同货币政策取向和摩擦引发的国家间利益博弈现象看,如果不同货币政策博弈波动面扩大,只顾及国家利益至上而不考虑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国际协调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非均衡局面也会进一步扩大。由此,当前有关国家货币政策的主流导向引发的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即将举行的匹兹堡峰会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仍将是最为重要的议题,同时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的博弈也将激烈展开。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难以决断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已初步显现,各国利好数据不断出台,同时伴随着潜在通胀问题预期的出现,前期世界各国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到了退出的时刻,有关争议自然浮出“水面”。显然,本轮峰会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刺激措施“退出战略”的相关议题,而有关国家又如何协调“退出战略”?国际间的协调与博弈将成为峰会重要看点。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G20成员国承诺的各种经济刺激措施涉及金额接近12万亿美元,各国陆续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已有一年之久,总体效果日渐明显,特别是在一些复苏较快的国家效果更加明显。然而,自去年世界各国宽松货币政策执行以来,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宽松货币政策“惯性”的后续效果也进一步显现出来。

  但另一方面,随着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宽松货币政策逐步演变成“扩张性”货币政策,真正意义上有节制的宽松成分减弱,导致货币供应呈现前所未有的天量,潜在的通胀预期隐患强烈信号令各国不能不有所担忧。尽管,通胀预期的担忧引发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并不明朗的前提下,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仍难以决断。

  对通胀预期的察觉,无疑使当前世界各国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经济尚未全面复苏,全球性金融危机仍未完全解除,尚存着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潜在的通胀预期信号越来越强烈。由此,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既要有一定阶段的连续性,也不可对已经出现的通胀苗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因此,急于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恐怕并非是最佳选择,优先考虑可支撑经济持续复苏的宽松货币政策依然是当前各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是刺激和延续经济复苏的必要措施,这是现行宽松货币政策合理的一面。

  但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将极有可能与全球性通胀风险同时出现,政策导向需要与形势的发展相适应,而不是“滞后”,并加强市场追踪监测,把握调控的力度,这又是宽松货币政策现阶段需要适当进行调整的一面。当然,世界各国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显现的效果程度各不相同,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弊也各不相同,如何调整需要G20成员国在匹兹堡峰会进一步协调。

  对G20峰会架构未来演变的思考

  G20峰会架构形成的初衷,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国际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渡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G20峰会架构是本着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形成的。峰会定期举行,协调各国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和立场,虽然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应急性,对有关国家不具有强制性措施作用,也不能有效地解决未来全球性问题,但成员之间的默契在现阶段对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G20峰会在形式上是以各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独特方式协调经济、金融政策的多边架构。虽然G20峰会在处理全球金融危机和协调各国政策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G20峰会主导全球经济、金融的代表性、合法性以及权威性等方面在不断受到质疑。

  舆论普遍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缓解和全球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

  因此,在国际社会各界和媒体对G20峰会褒贬议论纷纷的同时,G20峰会的未来也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思考,G20峰会最终将以什么样的架构形式存在下去,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似乎更具现实和长远意义。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