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东亚整合牵动全球政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亚洲周刊:东亚整合牵动全球政经
2009年11月03日 1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3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日前刊文称,东亚整合无疑是继欧洲之后,发展最快且前景最乐观的区域,促成东盟和东亚整合的最大动力是中国。东亚的整合,无论将来称为“东亚共同体”、“东盟共同体”或“东亚经济小区”,它对全球的区域政治经济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东亚整合甚至可能改变当今世界的政经结构,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与政治互动模式。

  文章摘编如下:

  东亚整合无疑是继欧洲之后,发展最快且前景最乐观的区域。促成东盟和东亚整合的最大动力是中国,而北京2003年就宣告不在亚洲称霸,不在东南亚挑战美国,并致力于东盟的非核化等。

  每个个人,都是在面对危机时才可能意识觉醒。这种道理对国家和区域亦然。在经过了次贷风暴以及全球衰退这一轮危机中,无论欧洲、拉丁美洲、波斯湾石油输出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都已开始重新思考并逐渐发展出新的区域整合意识。

  这无疑是继欧洲之后,发展最快而且前景最乐观的区域。10月23至25日在泰国中部华欣召开的东盟(东协、亚细安)峰会,以及十加一、十加三峰会,可以说即是东亚整合初步准备完毕的宣告。而明年正式上路的十加一——即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就是东亚整合走出的重要一大步。东亚的整合,无论将来称为“东亚共同体”、“东盟共同体”或“东亚经济小区”,它对全球的区域政治经济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东亚整合甚至可能改变当今世界的政经结构,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与政治互动模式。

  众所周知,东南亚国家为加强政治与经济合作,于1967年成立东盟组织。问题在于,从1967年以降,由于仍处于冷战年代,这个组织自难发挥作用,加以东盟国家的异质性极大,整合阻力自然也极多。这也是长期以来东盟各种决定能被落实的不到30%的原因。

  不过,根据英美智库出版组织“布拉格国际安全公司”不久前所出的专题论文著作《龙向南看——新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所述,促成东盟和东亚整合的最大动力仍是中国。自从1994年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全方位视野的展开,当年中国副总理钱其琛首度争取并出席东盟的“亚洲区域论坛”,并于当年使中国成了东盟的第一个对话伙伴。此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即快速增加,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里,中国领导层包括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皆频频出访东盟国家。除了中国本身的积极外,1997亚洲金融风暴使得东盟多个国家严重受创,这也使得东盟感到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必要。

  而这种发展的趋势,在进入21世纪后进展更快。2000年中国开始倡议十加一自贸区。2003年中国加入东盟的“和平友好条约”签约国并在对抗非典型肺炎问题上与东盟扩大合作;当然更别说中国与相关南海国家签订“行为规范”了。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在2004年的博鳌论坛上达到顶点,胡锦涛在论坛上以“和平发展”这个新观念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定了调。中国与东盟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日韩在后亦步亦趋的紧追,这乃是十加一之后有十加三的原因。而在十加三之后,还有澳洲、印度也被纳入的十加六!

  以中国和东盟为首的东亚整合之所以对全球都极具意义,是因为过去的欧洲整合乃是以煤铁关税问题为起点,逐步缓慢发展而来。而东亚整合,一开始即具全方位性:

  一、目前中国与东盟贸易成长快速,2008年已破2310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庞大,而且结构层次极多,有助于各国摆脱过去那种在产业分工链上居于末端的角色。就是说,中国全方位需求有助于东盟经济自主发展的国家策略之形成,与以往依赖美欧的模式已有了极大不同。

  二、东亚整合除了经贸外,金融方面其实扮演了极大角色。东盟国家先后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上严重受创,这也是2005年马来西亚主办“东亚经济小区峰会”,即将东亚货币相互支持甚至亚元问题列为首要课题的原因。这个问题经过清迈协议,已达到成立1200亿美元之外汇储备库的决定;另外还有中国推动的货币互换、金融监理等许多进展。这对东亚的金融稳定、货币自主有极大意义。

  三、中国在2003年起即已明白宣告不在亚洲称霸,不在东南亚挑战美国,并致力于东盟的非核化等。因此,在中国推动下,十加一、十加三,甚至将来十加六这种大整合的方向的确值得乐观以待。今年新加坡主办11月的亚太经合会议,会后美国即将与东盟国家举行首届“美国—东盟峰会”。尽管美国不在东亚整合范围内,但由美国东盟峰会,至少已可看出东亚的整合已成了美国不敢轻视的力量。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