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台湾8.8水灾百日是否真学到尊重生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国时报:台湾8.8水灾百日是否真学到尊重生命
2009年11月16日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16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6日刊出文章说,台湾八八水灾百日,许多报道都引述灾民对重建不确定的抱怨。他们跟不上快的重建步伐。无论“安全关切”的细致沟通,或者“文化价值”的呵护阐扬,在后续重建作业中,都需要十足耐心,也难免要因地、因人而弹性处理,不宜用标准作业看待。好在这一次对象人数不多,整体财务和行政负荷不算大;而族群的稀有性和社会的期待却很高,值得试一试,试试是不是从“九•二一”真正学到了对生命的尊重。

  文章摘编如下:

  昨天(十五日)是台湾八八水灾百日,许多报道都引述灾民对重建不确定的抱怨,尤其是对迁村式的永久屋感到茫然恐慌。他们跟不上这么快的重建步伐。

  上周“立院”通过1160亿元(新台币,下同)重建预算。同时,据统计,今年民间捐款120亿中超过70%涌入前两名大慈善团体。有“资源”大组织一旦启动,除有内部绩效压力外,对外通常会有标准作业倾向。

  相对来说,个别受灾户或村落面对大单位,就会有难以沟通的无力感。救灾声中最容易高举的标准就是“安全”!权威的、机构的、甚至科学上的安全定义,加诸于当地的、个体的、经验式灾民身上,前者是如此动机正当,又永久照顾,后者很难有说“不”的立场。

  然而,安全真的是这么绝对,不容讨论的吗?安全不是对照于行为和风险,不是相对的吗?“游乐场”想必要比“辟茶园”,更比“采爱玉”不安全?同时,打猎、民宿、溯溪,哪一样对山林威胁更大,一定是基于规模去评估的吧?同理类推,居家不安全不一定代表作农不安全,有危险性的小学也许是还可以接受的露营地?

  除了使用人行为的风险高低之外,评估人也应该把“系统管理”的思考加进来,例如:总量管制、车种限制、禁用机具等等。不宜即刻对土地使用做绝对判定,让公权力与自主管理在转换过程中扮演相当角色,相信有机会使有限资源仍然安全的提供部分生计。

  生计有着落,心理就安定,也才愿意完整思考安全的意义:不只是“避灾”,还在于“老人家的就医”,以及“下一代的成长机会”。“安全”不要仅视为眼前工程事实,要当成对未来发展整体的衡量。从受者感受去设想,引导他们一层层解除不确定,从安心找到安定,进而领会施者对安全的心意。“安全”才不是各说各话,才是沟通开始。

  站在“安全”对面的,在八八重建的案例,是“文化”!文化和安全一样,同样有无比的道德高度,同样容易被放大成沟通的禁忌。即便没有“八八”,究竟在强大的商业文化等之下,少数民族文化能沿续多久,又有多少会因为减少标准化迁村而被留存?大概谁也没有把握说服谁。然而既然我们宁取山林休养,以存续生命。是不是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当作是一脉待续香火,不拔离她的土壤,反而多花心思呵护她,让生命面貌更多元、更美好呢?

  无论“安全关切”的细致沟通,或者“文化价值”的呵护阐扬,在后续八八重建作业中,都需要十足耐心,也难免要因地、因人而弹性处理!不宜用标准作业看待,也不适用大机构上位思考来指导。好在这一次对象人数不多,整体财务和行政负荷不算大;而族群的稀有性和社会的期待却很高,值得试一试!用力试一试!试试我们是不是从“九•二一”真正学到了对生命的尊重!(贺陈旦)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