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大陆老将"协防南海"说值得台湾思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文汇报:大陆老将"协防南海"说值得台湾思考
2009年11月17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13日,为期两天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开幕。由于一百一十多位两岸与会学者中,有多位接近两岸决策核心的重量级智囊学者,而探讨的是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涉外事务等领域的诸多敏感议题,研讨会广受媒体关注。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1月17日电 香港《文汇报》17日刊出何亮亮的文章说,日前在台北结束的“两岸一甲子”研讨会,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特别是有关政治协商、军事互信及涉外事务议题,有深入讨论。这种非官方的“二轨”研讨会今后应常举办,使之成为两岸官方决策的重要依据。大陆退役将领李际均提出,两岸不妨先协防南海,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固有疆域;承认“一中”原则比建立五十万大军都管用。看法很有见地,值得台湾“朝野”各界认真思考。

  文章摘编如下:

  上周在台北结束的“两岸一甲子”研讨会,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有关两岸政治协商、军事互信以及涉外事务方面的议题,双方有深入的讨论。虽然还无法取得广泛的共识,但是这种形式本身极具意义,而双方也因此加深了对彼此立场的了解以及担心的问题。

  这次研讨会由台湾的太平洋基金会主办,在筹备过程中得到马英九的全力支持与台湾官方的协助。与会的大陆代表包括著名学者郑必坚、前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李际均中将以及前驻外大使、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其中郑必坚和李际均最为引人瞩目。台湾方面超过一百名学者与会,其中许多人都是智库成员,包括绿营学者。

  两岸代表经过两天讨论,经济、文化组达成的共识多,政治与涉外、安全议题组别,则仍然有歧见。文化组达成多项共识,包括提出两岸共同筹办辛亥革命百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与纪念活动;经济组共识也不少,希望两岸尽快签署MOU和ECFA,建立两岸多层次与多元化的经贸事务沟通与协商机制,加强两岸经济技术与产业合作机制等。

  政治组有共识,也有分歧。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所长余克礼表示,两岸学者赞同“九二共识”是双方进行协商谈判的基础,以及应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余克礼说,在和平协议部分,两岸学者有共识、也有争议,大家都认为两岸应签署和平协议,签署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的一环,两岸学者可就和平协议展开研究讨论,为正式协商做准备。不过,对于和平协议签署的时机、方式,以及协议的内容性质,双方仍有歧见。

  余克礼说,两岸学者对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促进两岸良性互动看法一致,各有一些好的建议和共识,可提供给两岸有关部门参考。

  综合组的军事安全讨论,两岸学者一致认为军事安全是安全事务核心,妥善处理,可以避免误判、防止意外,要适时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在涉外事务方面,大陆在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方面已经释出善意,但大陆学者也有疑虑,如果台湾不停要求“参加国际组织”,会不会反而鼓励了“台独”意识?如果未来民进党上台,会不会利用这一局面,继续在国际社会制造“两个中国”甚至“一中一台”?

  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际均在会议指出,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导弹部署可以商量,不过它是两岸协商的结果而非前提。在当前的形势下,他看到两岸存在以“非战争手段”解决争端的可能性。他建议在南海开发问题上,两岸不妨先协防,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固有疆域。他提出:承认“一中”原则,比建立五十万大军都管用。不“台独”,就安全。这位将军的看法很有见地,也值得台湾“朝野”各界认真思考。

  两岸“一甲子”也是“一家子”,这种非官方的“二轨”研讨会今后应该经常举办,使之成为两岸官方决策的重要依据。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