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中国代表表现精彩 提高民众气候“兴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中国代表表现精彩 提高民众气候“兴趣”
2009年12月18日 1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18日电 香港《大公报》18日刊文说,身在哥本哈根谈判一线的解振华、何亚非、苏伟、于庆泰等代表,成为近期最耀眼的明星官员。他们在气候大会上的精彩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民众对气候的“兴趣”。引古语、打比方、列数字,即针锋相对又幽默诙谐,既不推卸责任又绝不妥协退让。

  文章摘编如下:

  身在哥本哈根谈判一线的解振华、何亚非、苏伟、于庆泰等代表,成为近期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官员。他们在气候大会上的精彩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民众对气候的“兴趣”。引古语、打比方、列数字,即针锋相对又幽默诙谐,既不推卸责任又绝不妥协退让。

  从会议开幕以来,中国的声音一直受关注,而中国代表团的“发声”方式,也成为会场内外的焦点。面对发达国家的不当言行,中国人不再含蓄低调,而是高调回应,言辞辛辣锐利。

    引经据典大声说“不”

  会议第一天,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开门见山指出,“这次会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发达国家开空头支票,到最后根本就不落实。”会议期间,针对有发达国家质疑中国减排目标过低的论调,解振华说:“已谈判了这么多年,公约里要求你要出资金和技术,到现在为止,资金没有落实,技术没有落实,你有什么资格来跟我提,让我做得更多呢?”

  代表团副团长苏伟的精彩发言已被网民辑录为“苏伟语录”。12月9日早上,解振华三度被拒绝进入会场。苏伟用两句中国古话“事不过三”、“是可忍孰不可忍”表达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他还用英语说:“大会开始第一天我不高兴,第二天是很不高兴,今天是非常的不高兴。”主办方随后对中国道歉。

  另一位副团长于庆泰善于引经据典,他说,“中国人有句古话,‘言必信,行必果’……从通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7年,发达国家没有兑现其在《公约》中的资金承诺。我们不缺法律文件,缺少的是行动的诚意。发达国家应该自我反省。”

  此次中国代表团主动设立新闻中心,主动会见记者、接受采访,中、欧、美三大新闻中心三足鼎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次大会的力量博弈格局。中国的主动发声,也打破了欧美国家的话语垄断。

  与苏伟、于庆泰相比,何亚非选择的“武器”是打比方。他将发达国家比喻为到豪华餐厅用餐的有钱人,大吃一顿后,穷朋友到来只吃甜品,却要他平分全餐费用。发达国家提供援助是其道德义务,而非慈善捐赠。

    用数字说话以理服人

  中国官员的第三招是用数字说话,以理服人。对于发达国家为显示姿态愿意提供100亿援助的做法,苏伟一针见血地指出,“相对一分钱没有,100亿还算‘显著’,……但这笔钱分到每个发展中国家人民头上还不到2美元。在丹麦,2美元连杯咖啡都买不到……”

  苏伟同样不留情面地驳斥美国所谓的“减排成就显著”。他说,美国提出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换算成1990年的基础仅减少1%,“我英文不好,难道英文字典里能把1%也称为成果显著?”

  值得注意的,对于减排事业,中国则一直扮演积极角色。除制定减排45%的目标外,在资金上也做了有诚意的让步。(马浩亮)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