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警惕对中国的“棒杀”与“捧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警惕对中国的“棒杀”与“捧杀”
2009年12月24日 14: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4日电 香港《大公报》24日刊文说,对于中国日益展现出的崛起势头。世界不外乎三种态度,一种是欢迎、乐见其成,这也是中国最希望看到的;一种是对立遏制、横加指摘打压,即“棒杀”;还有一种是口头欢迎但内心不接受,表面上送高帽,暗地里下圈套,或曰“捧杀”。这后两种都值得警惕。

  文章摘编如下:

  对于中国日益展现出的崛起势头。世界不外乎三种态度,一种是欢迎、乐见其成,这也是中国最希望看到的;一种是对立遏制、横加指摘打压,即“棒杀”;还有一种是口头欢迎但内心不接受,表面上送高帽,暗地里下圈套,或曰“捧杀”。这后两种,都值得警惕。

  “反华声音”被边缘化

  对于“棒杀”,中国人比较熟悉了。从1949年到2009年,60年来国际上对于中国遏制、封锁、孤立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这种声音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主要是一些右翼反华政客及鼠目寸光的外国领导人。其手段也不甚高明,无非炒作议题,用诸如人权、民族宗教、贸易摩擦、价值观外交等老套的手法,向中国挑衅,说三道四。

  现在,中国对于“棒杀”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对之策。有时是据理力争,进行反驳,在国际上澄清事实,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有时是采取智慧的“冷却疗法”,让反华者“一边儿凉快去”,到头来他们会自讨没趣,悻悻收场。

  赞扬背后暗藏圈套

  “捧杀”则是在中国崛起后出现的新课题。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扬之声也多了起来,但其中不乏众多的吹捧与“忽悠”。“中国拯救世界经济”、“中国引领绿色经济时代”、“中国崛起成十年来最大新闻”、“中国模式催生美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声音在2009年不绝于耳。

  这背后是这样一个充满圈套的逻辑:让中国接受世界领袖级的地位,为的是让中国履行更大的责任,承担更多的义务。而很多责任和义务实际上远远超出了中国所能承受的限度。并且,一旦自认领袖,将要应付更多的矛盾,深陷各种漩涡中心,这也是发展中的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所幸,中国在2009年的一系列举动和表态证明,中国没有在吹捧中“飘飘然”起来,秉持了一份静气。中国拒绝了中美已成“G2”的提法;在岁末又由李君如、赵启正四位重量级高官学者出面,呼吁慎提“中国模式”;在哥本哈根大会期间,采取了与发展中国家集体作战的方式,避免自己单兵突进受围攻。

  这表明,中国对自身发展阶段、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尽管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人均生活水平偏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等,都是中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美国虽然在经济危机中“受伤”,但仍然举足轻重,中国虽然快速崛起,但基础并不稳固。能够理性冷静地应对“棒杀”与“捧杀”,是中国应有的心态。(马浩亮)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