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桃园后慈湖 昔日蒋介石神秘境地(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探访桃园后慈湖 昔日蒋介石神秘境地(图)
2009年12月30日 17:33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蒋介石曾与儿孙乘竹筏游溪,此为复刻版竹筏。
后慈湖展售许多创意设计品,蒋介石以另类样貌现身。图片来源:联合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久闻后慈湖的朦胧美,但网络报名实在困难,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点”进了入园名册。在细雨绵绵的冬日,踏上期待已久、神秘的“两蒋之旅”。

  后慈湖位于“慈湖陵寝”的后方,过去谒陵时,在大门两侧铁门封锁的神秘境地。

  据说,1950年代,蒋介石行经百吉隧道口,因座车无法继续前进,改乘轿子,绕经慈湖地区,见此景近似故乡,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1955年,板桥林本源家族提供慈湖周边19顷土地,作为行馆用地,才有今日的“慈湖宾馆”。

  要进入后慈湖,得搭县府的接驳巴士,统一由导览人员解说游湖。车行时间约10分钟,再走一段森林步道,月形的湖优雅入眼。

  湖的上方随山势蜿蜒,共有5栋官舍,过去是招待所及办公室,如今展示历史照片与文物,也可以喝杯咖啡、收揽湖景,感受蒋介石夫妇当年的生活片刻。

  印象最深的是湖畔的一只竹筏,停在2号馆前。导游说,当年蒋介石与儿孙常乘竹筏游大汉溪,此为知名的复刻版竹筏;竹筏旁有一棵细叶柠檬树,则是蒋介石疼惜妻子、种树驱蚊;1-5号馆前都种满香气宜人的桂花、茶树,也是蒋介石疼某的表现。

  走过5号馆,喝了杯50元咖啡、尽赏湖景后,来到最重要的F型战备隧道。长约150米,可接通前慈湖,作为防空避难之用,隧道里有厕所、厨房、发电机房、通讯设备等,50年后,则成为台湾叶鼻蝠栖息处所。因为是保护区,不对外开放。

  最特别的感受,是从红色铁门跨出的那一刻;过去封锁的界线,如今轻松出入,意义不凡。前方是蒋介石陵寝,过去熟悉却又陌生的地点,入内安静鞠躬,为神秘的后慈湖画下完美终点。(作者:罗建怡;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