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吁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鼓励农民种田迫在眉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学者吁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鼓励农民种田迫在眉睫
2010年02月01日 0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石书红1月31日接受该报采访呼吁,面对世界粮食危机的存在,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种田,多产粮食,已经迫在眉睫。

  石书红指,从2004年开始,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锁定在“三农”领域,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也重点关注“三农”。从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因为种田难致富,农民不愿意种田,已成为政府希望粮食稳产、增产的最大矛盾问题。

  石书红表示,过去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地区是全国著名粮仓。近两年,他在洞庭湖平原调查时发现,洞庭湖的农民基本不种稻谷,三分之二以上的水田改种苎麻、棉花、葡萄等经济效益高、劳动强度小的经济作物。就是种稻谷,也是双改单,双季稻很少有种植。

  报道称,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和稻谷产量大省,如今只有湘潭、衡阳、邵阳等地还在坚持种植稻谷,因为缺失年轻劳力,逾80%农家只种单季稻。过去一到农忙季节就出现的“种田忙”的场景如今已不再现。

  去年,石书红在洞庭湖调查时,岳阳临湘老农李国庆告诉他,农村责任制后,他家靠大包干和精耕细作,十多亩田一年可产将近2万斤谷子,留下7000斤家里吃外,余下13000斤卖给国家,他家成为当地最早万元户之一。

  随着打工潮的涌现,李国庆家的经济慢慢落后,当地在外面打工的家庭逐步富裕起来,于是,他家3个儿子和3个儿媳也加入了打工队伍,外出打工。如今,家里就他们老两口和四个孙子。过去精心耕种的十多亩良田,现在尽管拼尽全力还在耕种,但也是力不从心,粮食总产量由过去的近2万斤减少到今天不到1.2万斤。

  报道认为,再过几年,李国庆们完全老了,年轻人又不愿意种田,谁来种田,这成为当今农村发展最大矛盾之一。如今,在他们那里,农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报道说,相比种田,农民外出务工赚钱更多。在临湘,家家户户有十几亩水田的农户,一人外出打工收入就比全家种粮收入高出2倍。几年来,李国庆村里盖起了楼房的,全是有子女在外边打工的,那些还住在30年前的老房子里的,都是还在种田的人。以前,会种田的农民都是村里最富的,如今,村里还在承担着上缴国家商品粮的农民,虽然一年到头辛苦,却都是村里最穷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