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被政治“绑架” 奥巴马贺词偏离主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国年”被政治“绑架” 奥巴马贺词偏离主题
2010年02月20日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20日电 香港《文汇报》日前刊文《被政治“绑架”的“中国年”》。文章说,奥巴马的中国农历虎年贺词,偏离了“祝贺”主题,而变成平抑亚裔族权文化争执的政治策略。这种政治策略或符合美国多元文化并存和族群利益博弈的原则,但文化传统有其自身的传承规律,未必适合政治的裁判和调解。

  文章摘编如下:

  虎年春节,全球政要纷纷发表新年贺词,或向本国华裔致以问候,或向中国表达问候,或对华关系充满愿景。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发现,美国总统的新春贺词,拜的“年”不是“中国年”(Chinese New Year),而是“亚裔农历新年”(Asian Lunar New Year),致辞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华裔和中国人,而是全球“亚裔”。

  “中国年”摇身变成“亚裔农历新年”,是美国多元文化博弈的结果,也是美国政治的吊诡之处。正如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亚裔农历新年”说起来实在很拗口,但美国官方为了“政治正确”,必须把农历春节正名,却也让大家再度注意到英文中国年的名称争议。

    “中国年”变成“亚裔农历新年”

  “中国年”流行于美国,始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筑路华工。10万中国筑路工人,不仅帮助美国完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铁路工程,也带去了来自中国的春节习俗。以后,随着中国人移民美国的人数增加,“中国年”不仅在华人小区流行,也为美国人所熟悉。譬如,纽约州和马里兰州就把春节列为法定节日。

  按理说,春节为美国主流社会所重视,是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大的结果。在中国国内,很多人也抱持这种观点,认为源于中国的春节正日益国际化,正在成为全球化的节日。但是,春节在美国从“中国年”变成“亚裔农历新年”,却让全球华人体会到另一番滋味。显而易见,春节的“中国味”或“中华属性”在被刻意淡化,成为美国裁判和调和族裔、文化冲突的牺牲品。

  在美亚裔中,庆祝农历春节的族群除了华人华侨,还有来自韩国和越南的韩裔和越裔。美国是个民族熔炉国家,向来讲求文化的多元性。本来,华裔、韩裔和越裔各过各的年并不会有什么纠纷,但是由于美国主流社会将春节定位为“中国年”,韩裔和越裔就认为美国主流社会伤害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因此,一方面亚裔族群之间进行了农历新年的博弈,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基于国内安定也在进行文化上的调和。于是,才出现了奥巴马在农历虎年向全球亚裔拜年的情况。

  奥巴马的政治平衡术在国内或许很奏效,因为同庆农历新年的华裔、韩裔和越裔都无话可说。但是,奥巴马向全球亚裔拜年,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在亚洲国家,汉字文化圈里的日本人从明治时期就废除了农历新年,南亚、中亚和西亚国家也没有春节传统。过年的,除了中国台海两岸四地,就是东南亚的华人华侨。至于韩国和越南的春节传统,其实是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的这两个邻国,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沿袭儒家传统和中国式的政治制度,甚至属于向中国纳贡的藩属国。因此,春节在文明语境上属于儒教文明,在文化内涵上属于中华文化。

    奥巴马贺词偏离“祝贺”主题

  最能验证春节“中国”血统的,当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新春祝词。作为韩国人的潘基文,他祝愿的对象锁定的却是“中国人民”,他甚至亲笔书写汉字,祝愿中国人民“虎年大吉”。

  由此可见,奥巴马的新年贺词,实际上偏离了“祝贺”的主题,而变成了一种平抑亚裔族权文化争执的政治策略。这种政治策略或符合美国多元文化并存和族群利益博弈的原则,但文化传统有其自身的传承规律,未必适合政治的裁判和调解。(张敬伟)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