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大陆一夜爆红 草根看台湾大变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台湾青年大陆一夜爆红 草根看台湾大变迁
2010年02月22日 1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2月22日电 一本台湾青年写的书《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两个月就在大陆卖了50几万本,连续几周上了最大书籍销售网站“当当网”排行榜,成了当前中国书市独特现象。33岁的作者廖信忠也尝到一夜爆红的滋味。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文,对其作了介绍。文章摘编如下:

  台海两岸关系的回暖也惠及书籍出版?

  一本台湾青年写的书《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两个月就在中国大陆卖了50几万本,连续几周上了最大书籍销售网站“当当网”的排行榜,成了当前中国书市的独特现象。

  33岁的作者廖信忠也尝到一夜爆红的滋味。

  两年前从台湾落脚沪上,廖信忠在一家台商开的百货公司做营业员,一年多前失业回到台湾,闲来无事开始在大陆的天涯网站写作有关台湾的帖子,一开始就每天吸引上万网友,并且迅速增加,最多时到四五万人。

  这样写了两个月,每天保持数以万计的阅读量,开始引起出版社注意,前后有数十家向他接触出书,他最终选择了才成立三四年的“北京读客”。

  毕业于东吴大学哲学系的廖信忠,和一般台湾青年不同,早在七八年前就常上天涯等大陆网站。他说,一开始写帖子就能捕捉到天涯读者的心,不是偶然:“因为上天涯的时间久了,我很熟悉里面的人想看什么、尺度到哪里甚至用语习惯,写作时就刻意经营。”

   失业后重温30年来新闻

    整理具历史时代事件

  失业在家那段时间,他每天到台北的图书馆去查报章胶卷,重温30年来的新闻,整理出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时代事件,经过自己的解读,写到网上去。他也不断搜索成长时的记忆,为了提高网友阅读兴趣,他也写了许多学校上课情形、社会和家庭生活方式等。

  下那么多功夫写作的目的很简单,做惯销售工作的廖信忠说:“在网上发文的人都有一种虚荣心,会想办法捕捉网友的眼球,原来的标题‘一个台湾70后眼中的30年社会变迁’就很有吸引力,我甚至连发帖的时间都有讲究。”

  对廖信忠的台湾朋友来说,这样一本光讲些在台湾人人都知道的芝麻绿豆的书,竟能让他爆红爆富,简直不可思议,廖信忠笑着说:“我知道他们都在想‘早知道我就来写’。”

  出版此书的北京读客公司则对“几乎每星期都在加印”的结果笑开了怀,但对书的畅销却不认为是意外,而是一种对市场的嗅觉。

  北京读客两年多来出书20几本,不算多,但每本平均销量20几万册,没有一本不赚,就不是偶然的,也成为平均销量6000本的中国出版业界里的奇迹。

  出版社创办人兼总编辑吴又骄傲地说:“我们至今为止出版的书,都是凭空而起的新作者,包括曾经大卖的《藏地密码》。”

  《藏地密码》在2007年出版,作者是何马,至今出了7册,总销量400多万本。

  2006年和同做广告出身的伙伴华楠合作进入出版业,吴又就决定以“快销”策略卖书,事实证明策略奏效。

  吴又对选书的精准提了两大原因:书的设计和文化品牌。

  “图书的设计是对货架环境的设计,如果在满架的图书上没有被读者看到,就没效了。而开发中国文化的矿脉是我们的目标,什么叫文化矿脉?就是文化所寄生的品牌,像月饼寄生在中秋,所以永远能卖,《藏地密码》会成功因为寄生于‘西藏’概念,‘台湾’也是个文化品牌,关注的人群巨大。”

  两岸交流30年,但吴又认为,大陆出版界对台湾的介绍只能说“大而空”:“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台湾几十年来是怎么走过的。廖信忠提供了非常独特的价值,他讲的是30年来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

  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年度广告费上涨了80%,也使北京读客认为,这足以说明大陆人对台湾的关注热度。

  廖信忠写作笔法随兴而流畅,甚至诙谐。他说,浅显的文字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进入他所叙述的台湾细节。他以一年一个篇章的方式呈现,除了突出当时的主要政经和社会事件,也记述了孩子眼中许多生活乐趣和琐事,包括当兵、流行歌曲、电视剧和棒球。

  从“天涯”到上海,乃至目前为了推书而走进更多大城市、接触许多大陆“70后”和“80后”世代,廖信忠不讳言自己的体会:“台湾的80后在富裕环境中成长,想法比较理想化,(台湾首富)郭台铭就批评过,台湾年轻人都不想创业,只想开咖啡店,但这相对来说是谨慎实际;而大陆青年成长时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每个人都很有雄心壮志想做一番事业,目标性很强,但也难免有些浮夸不实际。台湾的80后上班会觉得是去卖命,但大陆青年会一直想学东西准备跳槽,这在台湾老板看来就觉得没有向心力。”

  这阵子马不停蹄从北京签名签到广州,廖信忠对这样的人生机遇显得很珍惜,他希望未来有机会经商,但眼前还要再多写几本讲台湾的书。对大陆和台湾读者,他解释自己有些显得小心翼翼的笔触,是尽量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下结论:“读者对哪个事件哪个人有兴趣,应该进一步去找资料自己判断。”

  也许这也是他能广受各层面读者欢迎的原因。(陈迎竹)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