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台湾病态的“失去选票恐惧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明报:台湾病态的“失去选票恐惧症”
2010年03月29日 17: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29日电 香港《明报》29日刊出台湾资深政论家南方朔的文章《台湾病态的失去选票恐惧症》。文章说,台湾的泛政治化,特别是泛选票化,的确已成了台湾政治的怪现象,出现了奇怪的“失去选票恐惧症”。由于今年是台湾重要的选举年,这种现象只会更多而不会减少。

  文章摘编如下:

  选举本来就是支持的就投,不支持的就不投,没有什么好张扬的。但治政者对选票已出了一种病态的敏感和恐惧,当人们察觉到这一点后,用选票当作施加压力的武器这种手法即告出现。而问题是,一种主张或不满,若只是说说,当政者根本就不理会,但若纠合了一群人,宣称要用选票来抵制或惩罚,他们就会比较紧张。台湾的泛政治化,特别是泛选票化,的确已成了台湾政治的怪现象。由于今年是台湾重要的选举年,这种现象只会更多而不会减少。

  大家都在向政治施压,根据普遍的规律,商人财团实力雄厚,又可直通权贵,他们的利益只会多而不会少,至于普通百姓的施压会有多少效果就难说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变也不敢变,就这么继续拖下去。

  最近这段期间,岛内一度声浪很大的几件事,包括开征能源税,考虑对军教人员课税,房屋税决定由单一税率变为五级分类课税,都在选票考虑下喊停。在一个对选票有病态敏感的社会,要在选举年期望推动什么改革及变化,其难度之大,几乎已和不可能相当接近。

  因此,今天的台湾可说已陷在困局中,而这种情形在岛外早有过先例。20世纪60至70年代,英美政治人物不敢有担当。那个时代的政治人物是“自保”及“安全”最重要。拒绝风险是那个时代的价值,它和企图讨好每一种选民,不做可能使选票受到影响的事,可说如出一辙。要讨好所有选民,最后一定是什么事也做不了,等于得罪了全部选民;每种风险都拒绝承担,看起来很安全无风险,结果却是被人轻视,反而风险最大。

  英美那种情形叫“过多元主义”,社会分歧,政治人物自己缺乏核心价值,当然不可能有担当,只得采取随波逐流的生存方式;而台湾则是政治人物太在意选票。而人们看破他们的心虚,用选票来吓他们,把他们吓得手足无措,最后是什么也不敢做也不能做,也没有做。政治人物会被区区选票威胁吓到,当然也反映了他们缺乏了超越于选票的核心价值。

  美国总统奥巴马拼11月期中选举可能会输,硬是全力推动健保改革。奥巴马没有被期中选举的选票吓到,他反而可能会因为力推健保改革而扭转形势,说不定选票反而会转过来。最近台湾媒体都在称赞奥巴马,在这些称赞里所折射的,其实就是对台湾那种奇怪的“失去选票恐惧症”的不满吧。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