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美国核裁军别拿中国说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美国核裁军别拿中国说事
2010年04月15日 1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15日电 香港《大公报》15日刊出署名文章《美核裁军别拿中国说事》。文章说,美国日前发布的《核态势报告》中有对中国核战略的曲解和混淆。现在要透明的应当是美国,美国有些人拿中国来说事,非但不能得分,反会大大失分。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核态势评估报告》,宣布美国将削减核武器、停止发展新核武、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但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然而,在美国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俄罗斯被提及了88次,中国被提及了37次。

  奥巴马政府日前公布了史无前例的美国新核政策:美国将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意味着拥核国家将成为美国庞大核武库的指向目标,美国舆论同时揣测,像伊朗和叙利亚这样的国家不在美国豁免的名单上。世界媒体迅速出现了美国核打击目标为“8+2”的说法。

  这一政策被认为是为12日举行的华盛顿核峰会做准备,但由于这一政策极其敏感,引来了潮水般的评价和猜测。多国媒体都以忐忑的态度评估这一政策对本国安全的影响。

  奥巴马政府刚刚公布的新核政策,在全世界引起了十分复杂的反应。对热爱和平的人们来说,这个新政策听起来是悦耳的。大家在等着看,奥巴马的下一步能否真的将这个政策贯彻下去,并走得更远。

  然而,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让自己庞大的核武库瘦身,是美国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说白了,核军备竞争是美国长期以来对世界和平欠下的债务。我们希望看到,美国人能早点还上这个债,为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多做努力。

  美国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依据新的国际形势适当调整核战略,也是明智之举。但有些美国人似乎认为,这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并以此开始向别人要价。比如,在这个阐述新核政策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居然有部分专门指“中国核项目不透明”。这就太有失世界头号大国的气派了,难免会让人猜测,美国核裁军的大旗下是不是还遮掩着些什么东西。

  美国希望借新的核战略,提升自身道德影响力,减缓与俄罗斯的矛盾,并达到孤立和制裁伊朗、朝鲜的目的,这固然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选择。但是,美国有些人拿中国来说事,非但不能让美国得分,反会大大失分。因为从全球有核国家的核战略来看,中国是最负责任的。

  中国地域广大,安全环境如此复杂,但所拥有的核武库规模却是非常有限的,完全是出于自卫反击目的。一直以来,中国对核安全采取非常严肃和负责任态度,核管理措施也非常严格。

  甚至连美国专家也认为,由于中国核政策是保持最低限度的威慑力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核武器也是最容易受到先发制人打击的目标。因此,中国核武器储存的首要目的,是躲避敌人第一轮攻击,以便保持足够反击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美《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所谓“中国核项目不透明”的说法,显然是对中国核战略的曲解和混淆。要知道,美国曾经有数百枚核弹头直接对准中国。直至今天,美国的舰载核弹仍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掉转“枪口”,而美国与亚洲盟国近年来也没少搞涉及核武器协作。因此,现在要透明的应当是美国,而绝不是中国。中国是唯一处在“核包围圈”中的大国。

  近年来,各国为军控和不扩散,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扩散,做了许多努力,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提出“无核世界”的倡议,这对推动核军控的谈判和裁军将是积极的。但要使核扩散开始止步,最主要的还是核国家的核政策。

  首先是两个超级大国的核裁军进程。尽管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减,但是这种裁减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其次,现在的裁军不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裁军。核大国只是把核弹头卸下来,储存到仓库里去,如果形势出现逆转,他们完全有可能重新使用这些核弹头。

  第三,我们现在要建立无核世界,目标尽管遥远,但有核国家更应负责一点,不要总是让无核国家来承担这个责任、那个义务。

  第四,核国家应该要放弃“先发制人”的战略。你不让人家发展核武器,但你又拿核武器来威胁别人,而且还准备首先用核武器来制人,“先发制人”这样一种战略对军控和核裁军的进程,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核国家应该采取措施,不要再进行核武器的现代化,这一点对于整个世界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核国家能做负责任大国。

  作为中国人,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更愿意看到无核世界的实现。从长远看,无核化对中国的长治久安是有利的。但如果只看到美国只说不做,还一心想在中国身上打主意,中国人现在的真诚就一定会受到伤害。(章丽华)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