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国崛起最大挑战或来自现有成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中国崛起最大挑战或来自现有成功
2010年04月15日 13: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1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刊出署名文章说,按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制约崛起中大国的最大因素,往往来自现有国际体系的霸权国及其盟友。但如果从现有全球化新时代背景去看中国崛起,会发现所面临最大挑战,可能来自自身的急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换句话说,中国发展现有的成功,可能正是未来其所面临最大挑战的源头所在。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国际油价重上85美元高位和传统国际铁矿石定价体系的推倒重来,都在不断地提醒人们,资源短缺很可能是长期制约中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按照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制约崛起中大国的最大因素,往往来自现有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及其盟友。

  但如果我们从现有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去看待中国的崛起过程,会发现其他地缘政治对手甚至体系中支配性强国,并未给这一进程带来最大的制约和阻碍作用。相反,崛起中的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正来自自身的急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换句话说,中国发展现有的成功,可能正是未来其所面临最大挑战的源头所在。

  中国崛起缘于积极融入全球化

  现在讨论中国崛起是一个热门话题,但人们更多关注这一进程对世界的影响,较少探究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以及为什么大多数观察家没能准确预测到中国崛起的速度与力度。

  这里面当然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引发中国崛起的两个重要变量,其实就是冷战结束后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的积极主动融入策略。在东亚人眼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奇怪,只不过基本遵循了日本和四小龙的出口导向、政府干预和高储蓄、高投资的发展模式而已。

  但与东亚诸强当年崛起不同的是,中国发展所处的新环境,是后冷战时期日益形成的全球性市场(东亚诸强当年面临的国际市场或多或少被冷战所割裂),而其自身的庞大人口基数和辽阔的疆土,也决定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拥有更大的规模优势。

  或者说,中国可能是经济全球化的宠儿。回望过去二十年,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是如何迅速地从一个商品短缺型的经济,变成一个巨大的世界工厂。如今几乎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轻松地发现中国制造的鞋帽、衣服、玩具和电器,有人甚至预测未来多数的汽车和商用飞机,也可能在中国生产、装配。

  融入全球化加大资源与环境压力

  凡事“兴一利,必生一弊”,中国在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获得经济型收益的同时,也在忍受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由于更为强调消费主义,并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压低成本的竞争和鼓励规模的最大化,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局部地区的环境和劳工权益恶化,以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

  关于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关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盛行,所可能带来的环境、资源、社会和文化上的巨大成本,早有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团体进行讨论,但这些声音一直未成为舆论主流。但当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并加快崛起的时候,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迅速凸显。

  中国一国所拥有的人口超过美、日和欧盟的总和,而“金砖四国”的人口约占全球人口数的一半。当这些国家在产能与消费上不断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现有的资源储备能够维持多久,非常值得怀疑。2008年,全世界消耗了23亿吨铁矿石,中国消费了大约一半,而全球铁矿石的储量仅有1600亿吨,据估算,铁矿石储量仅够用70年,而世界原油储量只仅够维持40年,铜矿储量可维持30年,铝矿储量可维持22年。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也必然带来消费方式的全球化。全球性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暴涨,将会给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既有成功模式能否在未来持续,将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技术革新能否赶上崛起速度成关键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技术革新能够改变全球化背景下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而这一点在过去也部分被事实证明。但现在的问题是,新兴经济体的人口基数过大,崛起速度过快,技术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赶上这一进度。

  5年前,中国汽车产量还没能进入世界前三,而在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不仅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刚好超过日本和美国的产量总和。

  最近,奥巴马不顾众多反对,打破长达20年的沿海石油勘探禁令,允许在美国沿海钻探石油,这其实也可看作是资源短缺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当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通过全球化实现经济腾飞并效仿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世界还有多少资源可供消费呢?(陈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