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温家宝为中日交流增添文化底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温家宝为中日交流增添文化底蕴
2010年06月01日 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30日晚,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东京向日本民间友好团体和友好人士代表颁奖,感谢他们为中日关系做出的贡献。图为温家宝向日本最大的茶道组织——茶道里千家大宗臣千玄室颁奖。 中新社发 周兆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1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日刊文《温家宝为中日交流增添文化底蕴》。文章说,访日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吟咏自己新创作的汉俳,使严肃端正的外交场合增添了几许温馨,也为中日交流增添许多文化底蕴,拉近了两国政治家和国民之间的友谊。

  文章摘编如下:

  访问日本的中国总理温家宝5月30日晚即席吟咏了自己新创作的汉俳,以此寄语此次访日之行和中日关系的发展,使严肃端正的外交场合增添了几许温馨,也为中日交流增添许多文化底蕴,拉近了两国政治家和国民之间的友谊。

  同当前中日交流不同,中日两国古代交流主要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政治交流。“中”,天下之中也;“华”,兴旺繁盛也。中华民族高举文明的火炬走在世界最前列,越是久远,越是辉煌。日本是中华文明世界化最明显的印证和成功。在极其恶劣的航海条件下,日本人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利用地转偏向力产生的日本海左旋回流黑潮为驱动力,操橹桨把中华文明带到日本。

  根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述,目前能够确认中日两国交往最早的明确年份是公元57年,即东汉中元二年,光武帝刘秀死前赐封日本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公元285年,百济博士王仁把《论语》等儒学书籍传入日本,日本开始有了自觉的文化教育。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李白、杜甫地位崇高,更深受日本人喜爱。古诗可寄托情感,陶冶情操,使人们得到高雅的享受。日本遣唐使与唐代诗人交流聚会,做诗吟诗助兴,结下了深厚友谊。

  8世纪,日本仿唐诗创作了诗集《怀风藻》。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在白居易《长恨歌》影响下,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而今,白居易在日本家喻户晓,有白居易小学、白居易街。

  有关唐诗创作的规则、音律的书籍在中国早已失传,《乐书要录》在日本被发现后,中国学者竟以为是日本人伪造的。日本在唐诗作者分类等领域的研究上超过中国,遣唐使空海创作了六卷汉诗文评论集《文镜秘府论》。日本人所作的汉诗艺术成就突出,严谨合律,修辞精当。

  到了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中日两国的交流方式内容发生巨大转变,军事政治无限度发展交流使两国人民都感到沉重和乏味。但是在严肃的政治交流之外,也不乏文化水准的展示。

  明治以来,内阁成员在正式文书上要以毛笔画押,平常备有笔墨纸砚。岸信介、三木武夫、田中角荣等首相书法水平十分突出,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金大中的书法水平也很高。

  “信”字由“人”、“言”组成,表明是人的言行决定了信用。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互以书法为赠。田中写下“信为万事之本”相赠,周恩来写下孔子的 “言必信,行必果”回赠,可见两国在信用上有共同语言,也开始了中日两国新时代里的文化交流。

  新时代的中国领导人都有深厚的国学渊源,充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温家宝在三年前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的时候,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时曾说,“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还作过一首汉徘:“和风化细雨,樱花吐艳迎朋友,冬去春来早。”这次访日前,他看了一部日本获得奥斯卡外语片奖的《入殓师》。温家宝这次还又深情写下一首汉徘“融冰化春水,雨过青山分外翠,大地生葳蕤。”

  温家宝访日的国学展示显示了他博大精深的文化修养,也体现了他对中日关系发展前景的深切期待。唯有文化可以滋润心灵,何况对于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来说,温家宝的文化展示更是意味深长、意义深远。(王锦思)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