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奢侈品销量又第一 富人不应成“另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奢侈品销量又第一 富人不应成“另类”
2010年06月01日 15: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根据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第一个季度,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增长势头。奢侈品(亚洲)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蒙鹏钧先生表示,在所有中国新贵奢侈品消费中,豪华汽车消费占40%,其次是豪宅消费占38%,服饰、珠宝、艺术品占9%,私人飞机占4%,奢华旅行占1%,其他奢侈消费占8%。 中新社发 梁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1日电 香港《大公报》1日刊文《国人奢侈品销量又第一》说,在欧美奢华品牌需求普遍萎缩之时,中国奢华品市场依然向好。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中国奢侈品消费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增势。“未富先奢”很显然与国情大相径庭,人们更想看到平民一样的富豪,与平民一起和谐相处的富豪,而不是和谐社会的“另类”。

  文章摘编如下:

  在欧美奢华品牌需求普遍萎缩之时,中国的奢华品市场却依然向好。如今,从德国威茨曼贵族跑车、120万美元一辆的Saleen跑车,到被誉为银行家金表的瑞金达手表、1200万元的整套红木家具等豪华奢侈品,纷纷被一些超级富豪快速选购。

  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个季度,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增长势头。奢侈品(亚洲)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蒙鹏钧表示,在所有中国新贵奢侈品消费中,豪华汽车消费占40%,其次是豪宅消费占38%,服饰、珠宝、艺术品占9%,私人飞机占4%,奢华旅行占1%,其它奢侈消费占8%。

  用事业眼光审视财富

  富豪们的购物热情和出手阔气,让人想到中国目前尚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农村有许多贫困儿童辍学或面临辍学之险。“未富先奢”很显然与我们的国情大相径庭。

  论富有,比尔•盖茨是公认的世界“老大”,但我从没听说人家曾坐着上千万的豪华顶级车去兜风炫耀自己的身家财富。香港金利来老板曾宪梓也是每餐数十港币标准,并成为不曾改变的规矩。一些大排量超豪华的顶级汽车,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实际上也是乏人问津销量很少,在中国却屡屡成为富人的抢购之物,难怪连老外也摇头想不通。

  更为可笑的是,中国富人们奢侈消费不为别的,只是试图借此炫耀自己的身家财富,以期博得别人的敬重和仰视。两相对比,中国富人在消费理念上与外国富人的消费理念着实差了一截。

  靠拼搏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自己也拥有财富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在拥有财富之后,不忘社会责任,不忘回报社会,更令人尊敬。当企业家拥有比别人更多财富的同时,其实也肩负着比别人更多的责任。如果他们能将财富提升到事业的高度,兼济天下则会化为自己的责任。富人阶层财富观的提升既靠自身玩味财富的真谛,也靠相关的社会舆论和社会效应的引导,引导他们用事业的眼光、和谐社会的眼光来审视财富的意义。

  不应成和谐社会“另类”

  富了以后,多多行善,这是人对社会的爱心,是人精神上的良知。给予别人既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荣耀;慈善未必是普遍的义务,但一定是人人的权利。在普通大众心里,由于对富豪的财富寄予了太多的慈善和泽惠社会的厚望,总是愿意将富豪的名表、跑车与私人飞机进行各种各样的假设换算,以某种形式回馈社会、救济穷人。更为重要的是,用和谐的理念来考虑,人们更想看到平民一样的富豪,更想看到与平民一起和谐相处的富豪,而不是和谐社会的“另类”。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社会发展一再证明:当“使富者足以显贵而不娇,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忧”时,这个国家的发展也必将步入更为良性循环的轨道。末了,善意地提醒一句:我们的富豪们千万别做财富的巨人、公德的侏儒。(朱国良)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