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先驱报:台湾的精神菜谱——眷村文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文先驱报:台湾的精神菜谱——眷村文化
2010年06月03日 1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北地标101大楼脚下,保存有台北地区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台湾特色的社会生活形态之一,泛指1949年前后自大陆各地迁台的军公教人员聚集社区。四四南村是1948年底自青岛迁来台北的“陆军联勤兵工厂”员工及家属自建的居所。该村落的改建工程已成为全台800多处眷村的示范之一。 中新社发 许晓青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3日电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3日刊文《台湾的精神菜谱——眷村文化》。文章说,现如今的台湾各种人文精神,都能在眷村中找到,眷村就是台湾的一个精神菜谱。眷村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如何把“危机”转化成“转机”是人们需要解决的。

  文章摘编如下:

  历史上没有一个相似的环境能够与台湾的眷村相比较,眷村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人文环境。如果处在一个融汇各种方言,品尝着各种不同气味的美食,又彼此无亲无故的地方,你会很难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但是一场荒诞的战争却让台湾的最近六十多年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现象——眷村文化。

  1945年,日本侵占了51年的台湾回归中国,国民党因此在台湾派驻了第一批军队,简陋的眷村便由此出现。1949年,六十余万的国民党官兵家眷退守台湾,驻扎在台湾各个地方,政府成立“军眷管理处”安置军民,并于各地大量兴建眷村。经过几十年的烽烟催化,眷村初具规模,形成了台湾独特的文化圈。

  台湾眷村给予了台湾独特的魅力,如果没有眷村,也就没有如今的台湾。由于眷村中有来自大陆不同省份的人员构成,因此可以说每个眷村都是个“小中国”。我们都清楚,人口迁徙必然会带去文化的迁移,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在眷村也便保存了下来,在不断地融合过程中,便形成了个大家庭,眷村便成为了一个整体文化。

  设想一下,当时很多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长期离开回家并感到回去遥遥无期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眷村建起来后,便预示着在台湾的生活开始了,这一待便是一辈子,很多人从想念转到了适应台湾这里的一切,结婚、生子、老去,大陆的那个家也就成了一个念想。人到终年,回忆便成了每日相伴的思绪,回忆童年或少年在大陆的一切,那么清晰,那么近,好像是做了个梦一样。

  现如今的台湾各种人文精神,都能在眷村中找到,眷村就是台湾的一个精神菜谱。眷村第一代慢慢离去后,第二代、第三代眷村后代逐渐成为了眷村的主人,眷村赋予了这些人们独特的人格,是他们整个的人生记忆。

  “文化”往往要遭逢某种生死存亡临界点才会产生自觉,或是得到异文化眼神的关爱青睐时,方从隐身的角落慢慢浮现出来。眷村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如何把“危机”转化成“转机”是人们需要解决的。

  我觉得有一种眷村文化的解释很好:眷村文化就呈现在眷村的餐桌上、窄巷间、广场里,还有居民的言谈举止、价值观。文化在被创造,文化也在被摧毁,怎样在文化中找到精神的菜谱才是最重要的。( 于洋)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