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两岸签订ECFA可三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香港大公报:两岸签订ECFA可三赢
2010年06月21日 1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1日电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发署名“王道”的评论文章《两岸签订ECFA可三赢》,文章指出,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通过签订ECFA加速两岸经济整合,有利于提高整个亚洲的经济活力,提升东南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令二十一世纪是亚洲世纪的预言,早日实现。

  文章摘编如下: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第三次专家工作商谈,本月13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就协议文本基本上达成共识,争取在即将举行的第五次“陈江会谈”时可以签署,以尽早落实这项“三赢协议”。

  三赢是指台湾、大陆及东南亚各国,从大的经贸往来中都可以受益于此项协议。当然,受益最多的是台湾,可以摆脱被边缘化的危机;而大陆慷慨“让利”,在经济算盘上少了一些利益,但在争取台湾民心,促进两岸和谐、增强互信的政治局面上,则大大得分。

  本次专家工作商谈,基本上确定“早期收获清单”。很明显,台湾受惠远远多于大陆。一旦签署实行,台湾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达6%至8%,一洗经济衰退惨状,而两岸贸易总额可望再增七成,大陆吸引台资可望增长四成半。两岸经贸“蛋糕”做大了,贸易自由更上一层楼,关税壁垒再拆除,大家都受益。

  去年上半年,温家宝总理在博鳌论坛提出两岸关系十六字方针:“面向未来,捐弃前嫌,深切合作,携手并进”;今年3月在北京“两会”上又提出要向台湾“让利”。此后两岸有关ECFA的谈判加快进行。目前,大陆除了高科技产品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之外,尽量对台湾让利,列入“早期收获清单”之中,在旅游观光、教育、医疗、保险、国际商务咨询等方面,对台湾让利最多。

  在关税减让方面,2008年台湾对大陆出口约100亿美元,平均要缴纳9%的关税,而同期从大陆入口货品约值300亿美元,平均关税约4%,一旦签署ECFA,双方取消关税,台湾每年可有90亿美元,而大陆也可节省13亿美元。税率大降,也可吸引更多外资入台,为台湾增加26万个工作机会。也可以让更多台资企业留在台湾。

  在台湾岛内,除了政治理由之外,反对签署ECFA的具体原因是,担心台湾一些传统的产业、农业受到冲击,以及大陆廉价劳工会抢走台湾人的饭碗。台农担心,大陆廉价的农副产品,会因为签署了ECFA而大量涌入台湾,重创当地农业。台湾劳工担心,签订ECFA之后会对大陆开放劳工市场,使台湾人减少就业机会,特别是劳工密集的产业。因此,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一再表示,绝对不会向大陆开放农产品市场,也不会开放大陆劳工入台。民进党、台联党等“绿营”人士,一再以上述两项恐吓台湾基层民众,并且把它“上纲上线”,无限政治化,说签订ECFA是“中国(大陆)并吞台湾的第一步”。不过,绿营推动的反对签订ECFA公投惨淡收场,说明“绿营”的政治阴谋没有市场,并非台湾的主流民意。

  大陆在ECFA商谈之中,充分考虑到台湾人的担忧,不把农业、劳务项目列入早期收获清单之中,相反地,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措施,诸如大量采购台湾水果、农副产品等,以帮助台湾振兴农业,增加就业。又大量增加大陆人民赴台旅游购物,以繁荣台湾经济。

  在两岸航线开放上,也是大陆大量让利,台湾只有几个机场具备开放条件,而大陆对台湾开放的机场,已遍布东南沿海各省以及内陆的主要城市。台湾航空公司赚到盘满砵满。台湾人到大陆各地通行无阻,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对大陆的负面观感,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亲和力──这是大陆大量让利之下,得到的长远利益。从加强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来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大陆的长远目标。

  签署ECFA凸显大陆并不想在国际社会孤立台湾,而是要帮助台湾融入亚洲经济整合。由于大陆与东盟十国已于今年元旦起实现了自由贸易,一旦台湾与大陆签署ECFA,就可以透过大陆而成为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一员,即东盟各国与台湾也顺理成章实现了自由贸易,减降了关税(甚至实行零关税),从而令大家都受益。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通过签订ECFA加速两岸经济整合,有利于提高整个亚洲的经济活力,提升东南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令21世纪是亚洲世纪的预言,早日实现。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