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澳报:从“侨务休兵”转向“侨社和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澳报:从“侨务休兵”转向“侨社和谐”
2010年06月22日 1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2日电 今日出版的澳门《新华澳报》刊发富权的评论文章《两岸侨联论坛:从“侨务休兵”转向“侨社和谐”》,文章说,两岸透过“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平台海峡两岸的侨务工作者和侨团有机会坐在一起,畅谈各自的工作经验,交流心得,求同存异,促成两岸侨界组织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至是国家统一的联盟。

  文章摘编如下:

  由大陆全国侨联与台湾侨联总会联合举办的“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是第二届“海峡论坛”属下三十多场活动的其中一项论坛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被称为“国共论坛”在侨务领域的分坛。透过这个平台,海峡两岸的侨务工作者和侨团有机会坐在一起,畅谈各自的工作经验,交流心得,求同存异,促成两岸侨界组织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至是国家统一的联盟。

  早在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前往大陆进行“破冰之旅”之前,台湾侨联总会就已决定改变过去“反共”立场,及探讨组团赴大陆访问,并以全国侨联为对口接触对象,达成了两岸侨联组织在厦门联合举办侨务论坛的共识,因而被视为“国共论坛”之下侨务领域的论坛。

  今次论坛是第三届,与前两届是两岸侨联组织都发动和邀请其在全世界各地的分会或有联系侨团,亦即在全球各地的“红”、“蓝”两大阵营侨社的代表共聚一堂不同的是,可能是由于今次“侨联论坛”在“两岸论坛”期间举办并成为其中的一个活动项目,接待较为困难,因而只由台湾侨联总会组织发动其在世界各地属会或理事,顾问三百多人赴会,而全国侨联方面则不再邀请其在全球各地的联系侨社人员赴会,只是邀请福建省各地的侨联负责人与会,因而少了过去全球各地“红”、“蓝”两造侨团,包括澳门特区的归侨总会与侨联总会澳门办事处携手赴会的情况。

  不过,与会的台湾侨联总会在世界各地的理事们,还是谈到了其与当地的亲北京侨社的关系的问题,并提出了由“侨务休兵”转向“侨社和谐”的主张。这应是一个极有积极意义的主张,有利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值得各有关方面注意。

  实际上,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世界各地的亲北京和亲台北侨社,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是对峙相斗的,俨如一个“国共内战”的延伸战场。但自陈水扁上台后,反“台独”斗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既是受到台湾侨联总会放弃“反共”立场,转为寻求与大陆全国侨联合作反“台独”的立场调整的影响,也是各地侨社本身也有进行反“台独”斗争的强烈意愿,当然,也由于大陆改革开放后,大批居民移居世界各地,使到各地侨社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而“亲蓝”侨团也改挂五星红旗的影响,“侨务休兵”的呼声日高。可以说,第一次“两岸侨联论坛”的举行,正式开启了“侨务休兵”。

  台湾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在“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中再次表示,侨联总会坚决反对“台独”主张,希望两岸能够和平发展,互利互惠,共创双赢。所以在过去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跟全国侨联以及各省市侨联都有非常多的交流机会,成效非常好。他还表示,顺应两岸关系的改善,以及促成中华民族的团结复兴,两岸侨社不仅要开始互通有无,也应该互助合作,团结一致,在海外真正营造和谐的侨社。

  “和谐侨社”,这是这次“侨联论坛”提出的最新口号。实际上,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并恢复两岸协商谈判后,进入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海峡两岸从军事到“外交”领域,都呈现了“休兵”状态,“侨务休兵”的口号更曾是大当其道。但只不过短短两年间,两岸侨领似是并不满足于“侨务休兵”这个口号,希望能走出一个新境界。因为“休兵”只是放弃敌对状态,但仍未能融合在一起,团结和谐,相亲相爱。因此,在今次“两岸侨联论坛”上,有人提出了建立“和诣侨社”的呼吁。

  台湾侨联总会常务理事、菲律宾侨联之友社理事长陈紫霞在“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上发言提出,要积极参与与聚同化,做促进两岸海外侨团“与聚同化”的推动者,为海外两岸华侨华人谋求福祉,积极地为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警惕任何形式的破坏和干预,尤其是来自“台独”势力防不胜防的破坏。

  台湾侨联总会顾问张仲联除了提出两岸侨联应合作建立“电子族谱”平台之外,更进一步提出,两岸侨务机构应举办“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或“侨校联谊会”及发行“华语刊物”,提高品佳、互相沟通、加强共识,使华语成为国际语言,让华语与各地母语相辅相成,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下成为国际核心语言。

  对此,台湾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将之归结为“和谐侨社”比“侨务休兵”更积极,更有发展性,海外侨团和华侨必须合作,才能发展华人经济体,对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两岸侨联应将“和谐侨社”视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循序渐进推动落实。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