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没钱罚单多? 纽约华人频因丢垃圾莫名被罚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政府没钱罚单多? 纽约华人频因丢垃圾莫名被罚款

2010年07月12日 1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纽约,华人最怕吃罚单,除被称为“橘色炸弹”的交通罚单外,最近经常听到的是清洁局开出的乱丢垃圾罚单。清洁局近日加强执法,除那些明目张胆把自己家里或店里的垃圾,丢进街头公共垃圾桶的人外,也有不少人“莫名其妙”地被开了罚单。于是,人们得出结论:每当政府没钱,罚款就骤然增多。

  不管结论是否合理,清洁局2010财年的确被削减了8000万美元预算开支。不过,清洁局指出,很多公共垃圾桶被滥用,一些商家和居民的垃圾非法倾倒行为,导致垃圾桶很快溢满,对此清洁局发出警吿:乱丢垃圾不合法,会被罚。

  住家垃圾VS街头垃圾桶

  一名家住东百老汇的陈姓华人男子近日从汽车里出来,把一个咖啡纸杯丢进街头垃圾桶,没想到因此被罚款100美元。不懂英文的陈先生被罚后仍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把咖啡杯扔进垃圾桶难道有错吗?难道应该丢在马路边吗?

  于是陈先生到中华公所求助,公所英文秘书黄伟均听了陈述后,表示这张罚单是有理由的,他向陈先生解释,根据市清洁局的法例,街上垃圾桶只供路人放垃圾,避免丢在地上,其它的商业垃圾、住宅垃圾,全部不能丢进去,而他跑出车外丢垃圾,可被定为“将家中垃圾丢进不应该丢的垃圾桶内”。

  黄秘书说,“这条法例一直存在,但很少执行,不罚你是人情,罚你是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唉!现在纽约市政府穷,当然要市民大众帮帮忙,抄牌官满街跑,民众小心违法。” 罚款是100美元,过期不付则加至300美元。如果不怕麻烦,可上庭向法官申诉。陈先生摇头苦笑说,帮市政府恢复经济是好,但不是这个帮法。

  商户垃圾VS公共垃圾桶

  一名在华埠东百老汇一家店铺当搬货工的男子近日因将别人丢在路边的垃圾捡起并顺手丢至公共垃圾桶内而被清洁工作人员开了一张100美元的罚单。因为纽约市清洁条例规定,公共垃圾桶只供路人丢垃圾,无论是商家还是居民都不能把店里或家里的垃圾丢到公用垃圾桶。

  搬运工解释说,他才到店里工作了几个月,对这些规定不太清楚,再说那块垃圾原来就在地上,他只不过随手捡起来丢进桶里。不久前华埠也发生了另一桩相似事件,一个华人提着一个塑料袋从住家走出来,把装着垃圾的袋子扔进街边的垃圾桶,立刻也被开了罚单。

  一块50美元的蛋塔皮

  去年9月25日早上,失业一年多的郭女士匆匆忙忙地去面试。在东百老汇F车地铁站,她边等车边吃早餐,嘴边掉下一块油腻的蛋塔皮,她手一扬把蛋塔皮扔到铁轨上,没想到竟因此被罚款50美元。

  来自台湾的郭女士说:“我拜观音,从来不浪费五谷杂粮,当时我看了一眼手上的佛珠,心想老鼠跑不到站台上来,还是把饼皮扔到铁轨上,这样老鼠能吃得着,没想到这时候来了一个地铁警察,当场就开了罚单。”警察开了一张50美元的罚款单,上面写着郭女士把垃圾丢到铁轨上,违反了纽约卫生条例。

  郭女士很委屈,她说当局就算没钱,也不应该拿穷人开刀,她自己已经失业一年多了,连生活都成问题,还要交罚款,真是太过分了。她感叹说:“本来是好心肠,没想到得不到好报,明天就把手上的佛珠拿下,心里有佛就行了。”

  一张广吿传单惹的祸

  5月6日,林女士到布鲁克林8大道买菜,走在街上时有人递给她一张广吿传单,她顺手接过后塞进手提包里,当时刮着大风,那张小纸片从包里掉下来被风吹走,她两只手都提着袋子,就没把纸片捡起来。她没走几步,身后就追过来一个50多岁的白人男子,那人用英文叫喊着什么,一只手指着那张纸片,林女士不懂英文,但心里明白大概对方在说她乱扔垃圾。男子对她说:“ID!”林女士知道ID是指身份证,她有点慌了,不想把证件给对方,就回答说:“Home。”意思是证件放在家里。

  那名男子不罢休,要检查她的手提包,林女士只好把自己的非驾驶身份证拿出来,那人接过证件后,进入一部停在街边的白色汽车里检查她的ID。林女士很紧张,想回家把儿子叫过来用英文解释,才走了两条街,就发现那部白色汽车不见了,那个男人也不见踪影。

  据她回忆,那个男人没有穿执法人员的制服,白色汽车也不是警车,当他拦下她,索要证件时,也没有出示他本人的证件,不知道真的是警察,还是骗子。林女士最近刚输了移民官司,那张ID是她唯一的身份证,这下子她什么证件都没有了,无法乘坐飞机,也无法进入一些政府大楼。

  清洁局:捡垃圾次数减少

  今年5月13日,Courier-Life Publications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政府不再收垃圾》(City Not Picking Up Trash)。报道说,很多地方的街头垃圾发出难闻的味道,行人和附近商家都很不满,有些商家甚至要求清洁局把摆在他们店门前的垃圾桶移走。

  清洁局社区事务官员伊格纳兹奥-特罗诺瓦向随后作出回应,批评其报道误导民众,与事实不符。他辩解,尽管2010年财年预算被砍掉8000万美元,但是收捡公共垃圾仍然是首要任务。他承认,开支减少后,原来专门收捡公共垃圾桶的清洁车除曼哈顿外全部取消,改为清洁车收捡住家垃圾时顺路收捡公共垃圾桶的垃圾,每周至少两次。另外,清洁局指出,很多垃圾桶爆满,是因为公共垃圾桶被滥用。(林菁)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