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人科学家成中流砥柱 艾滋病疫苗研究重燃希望(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美华人科学家成中流砥柱 艾滋病疫苗研究重燃希望(2)

2010年07月19日 0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华人科学家居功至伟

  《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这两份报告,其中一篇的第一作者是周同庆,另外一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伍雪玲、杨志勇和李宇星三人。在两篇署名的各自24位和18位作者中,华人科学家的名字分别占8位和10位,其中多数人是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并工作的科学家。

  出生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邝达平高度赞赏华人科学家做出的“实质性”贡献。他说,虽然有这么多作者,但一般来说, 署名前三位的作者可能完成整个研究的至少75%的实际工作。

  周同庆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拿到博士学位,1995年赴美,在密歇根州的韦恩州立大学做博士后,2001年到NIH工作,一直致力于以结构生物学来研究艾滋病毒及其抗体。

  伍雪玲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1996年到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伯明翰分校攻读博士,从事艾滋病的抗体分析,后又到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所做博士后,着重研究艾滋病毒,2006年进入NIH工作,正好使其病毒与抗体的知识在实用性的研究项目中得以结合。

  杨志勇1984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工作了6年,1990年赴美后先在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基因治疗研究工作,并在1999年进入NIH工作至今,现任疫苗研究中心载体实验室主任。

  李宇星从四川大学遗传学专业毕业后,1992年到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攻读遗传学博士,2001年进入NIH工作后一直从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

  他们其实是NIH众多华人科学家的缩影。据了解,华人科学家在NIH所有科研人员中占有较大比例。这些华人科学家和其他族裔的科学家一道,在美国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下和相对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辛勤工作,事业有成,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科学无止境只要肯登攀

  周同庆说,做科学研究要有韧性,耐得住寂寞,比如前几年为了进行这项研究,他没有发表过重要论文,但现在成功了,一篇论文可能抵得上10篇普通论文。另外,科学家永远不要放弃好奇心,要在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不断创新。要完成重大的科研项目,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

  伍雪玲回忆起两年前病毒实验室主任约翰·麦斯克拉把寻找抗体的重任交给她时,她感到犹豫,因为别的实验室做了很多年没能发现,而自己做犹如在干草堆里找针,成功的希望很渺茫。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接过老板的重托,伍雪玲对侨报记者说,从2008年4月到2009年8月,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却一次次地变得更有信心。2009年8月当她发现了强抗体,并把结果告诉正在外地出差的老板时,电话那头,老板的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伍雪玲说,这个发现再次告诉我们,自然界往往会超过你的预期,科学家不应满足于前人的教科书和结论,要不断发问,向自然界学习。

  自称平时都争取准时下班的李宇星参与这个研究后,有时候不得不一天在实验室里呆14、15个小时。她强调,科研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要与同事在密切合作的过程中,多切磋,多交流,取长补短,激发灵感。

  几位科学家不约而同地称赞美国的科研环境。他们认为,美国科研体制比较合理,人际关系简单,科研条件和待遇比较好,科学家能够专心致志地工作;美国的学术环境也比较纯净,真正有才干、能钻研的人容易脱颖而出。

  杨志勇指出,华人科学家来到美国后,一要过好语言关,二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也许刚来时会遭遇一些困难,但这两关过了,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华人科学家还是能够如鱼得水的。(余东晖)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