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裔生反霸凌有罪? 勿从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美华裔生反霸凌有罪? 勿从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

2010年08月13日 09:21 来源:上海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坐落在纽约市皇后区的某中学,亚裔学生达三成以上。日前,该中学一名13岁华裔学生何西被警察逮捕,将可能受到转学处罚,也可能被停学一年。而事件的起因却是何西为反对校园霸凌(Bullying)而见义勇为。对于这个结果,何西的家长愤愤不平并称之为“不公平的待遇”,并对当地中文媒体说:“不论学校决定是什么,我们要把校长告上法庭。”

  华裔生反霸凌:竟成被告

  何西被捕事件缘起一件校园霸凌事件。2010年5月的一天下午,在何西就读的中学操场,几个白人学生和华人学生发生争执和打斗。

  据何西的母亲黄玲说,当天下午,有4名白人学生欺负一名华人学生,并抢走他手中的物品。何西见状厉声要求4名白人学生把东西还给华人学生。4名学生归还物品后跑掉。随后,两名白人学生到当地警察局控告何西,说他把刀架到他们的脖子上威胁他们,还掐他们的脖子。

  黄玲说:“我儿子一向爱打抱不平,特别见不惯华裔学生受其他族裔学生欺负。那天他回家还提起这件事。”何西说,当时他根本没有带刀。黄玲当时也没在意,并没有立即到学校向校长反映这件事。

  黄玲说,“我认为学校不会管这事。”她说,3月份时,就在这家学校, 1名六年级韩裔学生被两名白人学生殴打受伤,韩裔学生家长向学校讨说法,然而学校却以当时已经放学为由,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处理。黄玲说:“校方抱如此态度,对亚裔学生很不公平。”

  然而,就在两名白人学生控告何西后的那个星期里,警察在何西就读的中学逮捕了他。

  家长应对失当:儿子被捕

  记者联系到警察去学校时的中文翻译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该翻译说:“因为接报时只有人证,没有物证,警察到学校是想把案子推给学校,由学校处理,希望学校给予处罚了事。这样,警方就不用施行逮捕了。”

  翻译介绍说,5月12日上午,两名纽约市警察来到何西就读的中学与中学校长交涉。当天,校长通过翻译打电话约请黄玲和其丈夫到学校把事情说清楚。黄玲称“丈夫在外州上班,没有办法赶来”。电话中,黄玲情绪非常激动,并反复提到3月份学校发生的另外一起事件。她认为校长有偏见和歧视。

  “校长当时强调,这次约见是警方提出的。”翻译说,最终,黄玲同意和丈夫于5月13日上午10点半到学校。然而,5月13日一早,黄玲给校长发出传真,声称他们要上班,不能去学校。

  翻译说,当天下午,警察通过翻译给黄玲和她丈夫打去电话。“对话持续了近30分钟”。两名警察一再告诉黄玲,她若不到场,警方会马上逮捕何西;如果她不去警察局,孩子会被送去少年监狱。

  翻译说,黄玲住在距纽约皇后区仅一个小时车程的布鲁克林区,然而她却始终不肯到学校,反而声称要找律师告学校,随后她关掉了手机。“两名警察没有别的选择,只得把何西从学校里带走。”翻译说。

  事情发展至此,黄玲欲哭无泪,她不知自己错在何处,她觉得何西和她自己是受害者。

  对此,反校园霸凌组织Bully Police USA主席Judy Kuczynski建议,在遇到霸凌情况时,家长需要及时做文字记录,将时间、地点、有谁参与、干什么、旁观者有谁等等一一记录下来,后续情况也都要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校长。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校长、学区负责人乃至州一级负责人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哪怕觉得问题可能得不到解决。

  碰上霸凌:按套路走

  何西被捕的消息迅速传开,当地华文网站以《13岁华裔打抱不平反遭逮捕,美一中学被指歧视亚裔》为题进行了报道。然而,看过这篇片面的报道后,很多华人纷纷表达了不同观点。

  一名儿子曾有“被霸凌”经历的华人母亲给出了很有建设性的建议:“碰上霸凌这类事,首先是要尽快报警。半年前,我上初中的女儿因受欺负而和两个黑人、1个白人孩子动起手。我先是报了警,然后再叫急救车。我的孩子受了轻伤。之后,那个白人孩子被学校开除,两个黑人孩子被记大过加停学10天处分。在美国,就要按美国的套路走,不要随便扯上歧视不歧视。”

  一所华人学校的华人心理师王有林对此事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有些教训家长应吸取。“首先,一事归一事,不要把不同的事扯在一起。”

  王有林说,何西事件其实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解决。黄玲和丈夫不应一再把学校3月份发生的事与儿子此次遇到的事扯在一起。何西被告到警察局,警察自然会到学校进行调查,校长也自然会严肃对待。黄玲不了解个中道理,反而认为校长一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歧视亚裔,这是不恰当的。黄玲不愿意配合学校和警察局解决眼前这件事,结果是没有对何西马上施以援手,导致何西被捕。

  反校园霸凌组织Bully Police USA的主席Judy Kuczynski说,面对校园霸凌,老师和校长通常难以及时采取任何措施,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老师并未接受过处理霸凌或类似情况的培训。此外,老师们大多认为自己不是保姆,不会盯着学生之间种种事情,自然也不会插手去管”。

  Judy 认为,校方态度消极的另一个原因是霸凌问题也常常会发生在校外或是校外时间,并不属于学校管辖范畴。同时,校方也担心,若处理不当,家长反而可能会起诉学校。

  华人学生遇霸凌:三因三果

  陈佳10岁的儿子James在洛杉矶的罗兰冈就读,刚刚从福州移民美国两年的她对记者说,前段时间,James回家时经常是遍体鳞伤,而他总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到后来陈佳才知道,原来James是被同学打的。

  起初,陈佳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同学间打打闹闹受点伤是常事,她只是叮嘱James不要跟那些孩子玩,躲远点。然而,事情并没有好转,James受伤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陈佳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赶到学校了解情况后发现,经常打James的是名5年级的男生,他正练习跆拳道,于是找James当靶子。

  James告诉记者,学校里还有不少黑人同学欺负他。他曾经告诉过老师,但老师只是说“stop screaming”(不要大声喧哗),对那些欺负James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威慑效果。

  从中国大陆移民美国的黄兴说,几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经常在学校里欺负她8岁的儿子,“他们抢我儿子的足球,用水果刀威胁他把车子让给他们骑。”这些孩子似乎形成了帮派,尽管别的族裔的学生也会“被霸凌”,但因为华裔普遍偏弱小,所以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霸凌现象不仅发生在年龄较小阶段,也发生在中学生身上。

  中学期间离开父母到美国的华裔小留学生Kalama对记者说,在学校里,表面上各族裔学生和平相处一派祥和,但背后却有很多不和谐之声。受欺负的华裔经常会聚在一起,谈论如何抱团、不被欺负,久而久之也成为小帮派,更促进了恶性循环。

  美国联邦反毒教育暨拒绝帮派教育及训练计划华裔教育专员蔡立仁表示,华人移民学生在语言、环境双重适应压力下,常常不知不觉地产生“内向”、“弱小”、“寡言”三大成为“校园霸凌”事件受害人的特征。而“被霸凌”的孩子,最普遍的问题是丧失自信、情绪不稳,也更倾向于加入帮派,因而非常容易接触毒品、枪械,对孩子人格及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美华人学生受到欺负是很普遍的事情,主要因为是语言障碍、体质孱弱等。不同的是,在美国,家长必须担负监护人的责任,发生在黄玲母子身上的事,如果发生在美国人家庭,可能结果大不一样:美国家长会马上赶到学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决不会像黄玲这样意气用事,甚至跟警察斗气。

  何西在学校里常常和同学发生冲突,作为母亲的黄玲赞赏这种举动,却没有在事情不太严重时和学校进行沟通。当黄玲听到警察说要逮捕孩子时,依然不作回应,只是要求学校负责。这种想法在华人家长中十分普遍: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校方就该负全部责任。黄玲之所以这样做,暴露出她并没有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事情闹到了法庭,法官也绝不会站在家长这边。当何西真的被逮捕时,黄玲的态度却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将事件上升到了种族歧视的高度。这更不该。

  华人在美国得不到认同是事实,因而会有不少华人很轻易地就把别的族裔的不当行为直接归为种族歧视。这种思维不但不正确,还往往误事。

  在美国,种族歧视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指控。遇到这种情况,矛盾的性质就转化了。按照莫须有的想法对警察、校长进行投诉,结果是黄玲把自己摆到了没有退路的位置。

  华人在海外受气理当站起来申诉,但千万不要把一般事件上升到种族歧视。严重的情绪化、简单化只会让事情更趋复杂。(卜微沛 罗慰年 莫小葱 周佳 严凌华)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