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新移民的故事:与儿子夜半挑灯学英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新加坡华人新移民的故事:与儿子夜半挑灯学英文

2010年09月14日 1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跃大学中文课程主任罗福腾副教授帮助很多成人学生圆梦。(新跃大学提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新跃大学中文课程主任罗福腾副教授九年前,放弃了在中国平坦顺利的学术之路,来新加坡成为一名讲师,也为新跃大学的中文学士、硕士及博士课程结构,献出一分力量。

  罗福腾的12岁独子后来也跟随父亲来到新加坡念书。父子俩半夜挑灯一起克服英文的困难,罗福腾感慨地说:“新加坡的中学课本,我也是一本一本全部从头到尾读过的。”

  新跃大学中文课程主任罗福腾副教授今年刚刚迈进“知天命”之年。这位来自中国山东烟台的北方男子,有着北方人特有的高大、健壮,可是也有北方男性少有的细致、耐心、谦逊有礼。

  作为农家子弟,罗福腾至今记得,当年18岁考取大学,挥手告别黄海之滨的小村庄,到山东省会济南开始求学生涯的那分欣喜和荣耀。罗福腾在山东大学完成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作为优秀生留在母校任教。

  当他仅39岁年纪时,因教学与科研的突出表现,被评为正教授。原本这已是一条顺利的学术进取之路,2001年,罗福腾被新加坡的“美丽发达进步”所吸引,转换跑道,来到新加坡,成为当时新加坡管理学院开放大学、后来的新跃大学的一名全职讲师。

  新跃大学是第一所获得教育部批准,能自行颁发学位的私立大学,以提高工作人士和社会公众的工作技能及职场竞争力为教育目标。当年,一些华校背景的学生因为政策性的改变或家境困难等原因,无缘大学教育,早早投身职场,但是,他们对华文高等教育的需求一直存在。

  1999年,新跃大学首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课程,除吸引一些年轻学生外,更有众多华校背景的中年人报名就读,当时报名者多达300人,第一届录取180人,人数蔚为壮观。学员们为了一圆当年无法实现的大学梦,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毕业,学员们继续追求高级学位的热情也激励着校方。经过长达两年的合作探讨与细致准备,在2005年推出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课程,首届录取者达42人,远远超过最初招生目标。新跃大学加强与中国方面的联系和联络,在2009年与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学合作,首次招收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迄今招收人数为20人。

  截至目前,新跃大学中文学士、硕士课程,已经成功运作超过11年,不仅培养了超过700多名毕业生,也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课程的完整培养结构。罗福腾也因此成为众多成人学生,包括许多华校生一圆中文专业的学士、硕士乃至博士梦想的重要推手和助力。

  半夜帮儿子查找英文词汇

  来新第二年,罗福腾把年仅12岁的独子罗声接到新加坡。孩子在中国刚小学毕业,在新找学校开始时非常不顺利,最初申请本地两所中学,都因英语差被拒之门外,最后,一所邻里中学接受了他。

  第一年年底考试,除了华文,罗声的所有成绩都不及格,地理科只有13分。罗福腾坦言,看到那张“满江红”的成绩单,心如刀绞,这是向来成绩优秀的孩子从来没有遭遇过的,不仅孩子的自尊心遭遇挫折,他自己也深受打击,非常沮丧。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追求,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跟着面对挑战,前途未卜,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

  幸运的是,罗声持续勤奋努力,第二年除了英文达到及格外,所有科目都名列前茅。当时,罗福腾在工作中也面临英文障碍,非常体会孩子的处境。于是,父子二人常常一起挑灯夜战。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课程,罗福腾用了一个看来很笨拙,但事实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他常常半夜三更帮儿子读书,把数学、生物、地理、社会等课本中较难的英文单词,用小字注明中文意思和国际音标读音等,以节省孩子翻查词典的时间。罗福腾不无感慨地说:“新加坡的中学课本,我也是一本一本全部从头到尾读过的。”

  罗声很快适应了本地的学习环境,并在‘O’水准会考考获优异成绩,进入国家初级学院读高中,目前已服完兵役,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读书。现在,父子俩也都已经成为新加坡公民。

  妻子破釜沉舟 考获中医师资格

  当孩子渐渐适应本地环境之后,原本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在省级医院妇产科工作超过20年的妻子孙韵英,考虑到家庭团聚,2005年也来到了新加坡。作为一个年龄超过40,事业已经定型的女性,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教育背景不被承认,没有适合工作,面对的挫折、失落和压力难以形容,她刚来的前三个月几乎天天以泪洗面。

  但是,同样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孙韵英抓紧时间报读新加坡中医学院,花费了三年时间,终于考获了新加坡中医药管理局所批准的针灸师、中医师执业资格,目前在马光医药集团公司担任中医师。(邹璐)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