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我是一颗橡子

2010年11月11日 14:46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秋天里散步,走在小路上,脚下不时地传出踩碎橡子的卡吱声,头顶也被那劈叭掉落下来的橡子打中,我边走边揉着头顶,似乎也将记忆揉进了大脑。

  我小时候,人们用橡子代替部分粮食来酿酒,于是秋天里,学校就组织学生去郊外的山中采橡子。能放下课业,同学们的心情自然兴奋,大家背着书包,唱着歌,行进在山间小路上,一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开始摘捡橡子。

  我的家乡,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山林中翠竹幽幽,清香扑鼻。山间的橡树,或是矮小的灌木、或是粗壮的大树,橡子小小的,宛若指尖,碧绿颜色。我们三五一群,到处寻找橡子,待下午返校时,每个同学的书包都装得鼓鼓的。交给老师前,我们还必须摘去橡帽,于是我们一边走路,一边就摸着包里的橡子除去橡帽,有时一调皮,就将橡帽盖儿套在每个手指上,跳起手指舞来。

  有一首英语儿歌,叫《我是一颗橡子》,女儿小时候我常放给她听,直到现在,我开车时还会放一放,歌中唱道:“我是冰凉地上的一颗小小圆圆的橡子,人们喜欢踩碎我,大概是他们喜欢听我那嘎吱嘎吱被踩时的响声,我也不知为何松鼠如此爱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疯狂的原因吧!因为我是一颗果仁。”果仁的英文叫nuts,形容一个人疯狂时,我们便称其为nuts。

  突然记起大二时,我们的英文老师施多福太太在我的一张照片背面题词,说我像一颗疯狂的果仁,可我至今仍未明白我怎么会给她留下如此的印象?

  我还记起春假里的一件事:我和女儿开车近两个小时,去参观建于1791年的苏里埭修道院。走进陈列室,在一个展览柜中,我看到了熟悉的橡树子,原来当年印第安人也将它当做食物维生。

  之所以造访苏里埭修道院,是因为女儿的历史作业。加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加州历史,并侧重在当地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传教士的一段史实。老师在开学时就提出要求,让孩子们选择一个修道院,进行课题小研究。这一年,老师在课堂上详细介绍加州从圣地亚哥到旧金山一路共21个修道院的发展历史,还要求家长们带孩子去实地考察一间修道院,然后让他们选择:做模型,做影片,或是做书面报告。

  女儿想做模型。于是,我开车带着她沿着101车道走,我们看到了自南加州延伸到北加州的El Camino Real,也称“国王快道”,那是18世纪末,西班牙传教士们用驴和马穿越加州原野的路径,我们仔细观察,还能看到沿路直立路旁的一些挂铃。

  我们还参观了几处当年传教士生活过的修道院和附近的庄园。有的房屋陈列如故,再现了十八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班牙传教士、欧洲移民、和印第安人生活的场景。马厩的墙上挂着沉重的马鞍,屋中地上的泥靴,透露出马主人刚骑马归来时片刻的休闲;还有19世纪使用过的不同马车,有消防车、取水车、载客车、和农作运输车,加州人把这些修复过的修道院视为教育孩子认识加州历史的博物馆。

  因为女儿,我熟知了一段加州早期发展的历史,在阅读资料时,看到一则用橡子粉做面包的食谱,本想亲自尝试,但去了当地的几家超市,都没看到这种面粉,只好取消尝尝橡子粉的念头。如今脚下那嘎吱的响声似乎又在提醒着我:我是一颗小橡子。(摘自美国《世界日报》,作者:吕钰凡)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媛媛】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