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日中国新娘的金钱观:年轻时的梦想被击得粉碎

2012年07月06日 1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在日中国新娘的金钱观:年轻时的梦想被击得粉碎
每天为入不敷出的生活发愁,就像走在一片看不到尽头的黑森林里。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在日本有一类华人,她们的生活是很多在日华人上班族和中国留学生体会不到的。她们或闲散安逸,或行色匆匆;或安于平淡,或怀揣梦想。在日本的华人群体里的,家庭主妇和中国研修生一样,是在日华人里人数最多的两类群体。

  这些年,远嫁日本的中国新娘占到了这个国家国际婚姻的三分之一。来自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最近几年,中国新娘进入日本的势头更为迅猛,从2001年起,每年都有超过1万人的中国新娘嫁到日本。即使是发生“3·11大地震”的2011年,不少中国女子还是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漂洋过海来日本寻找幸福。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日本,华人主妇作为 “大内总管”,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让家庭持续良好地运转起来。与其他华人群体比起来,她们的金钱观更为成熟。

  在日华人主妇的主体是跨国婚姻的华人妇女,她们大多学历不太高,通过中介或亲戚朋友介绍,与日本人组成家庭后生儿育女。她们经济上主要依靠丈夫,在家庭财政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

  近日,一位嫁到日本17年的华人主妇来到《日本新华侨报》社,向记者讲述了她被金钱改变的生活。

  今年42岁的张艳丽(化名),来自中国大连市。1995年,25岁的她中专毕业五年后,通过中国的一家婚姻中介机构,嫁给了大她10岁的日本丈夫。在国内时,日本电视剧是张艳丽的最爱。电视剧中日本主妇们悠闲富裕的生活让她羡慕不已。来到日本后,她才发现,原来很多生活情节只会出现在电视里,东京实在是“居之不易”。

  丈夫是一家日本中型电器公司的课长,每月40万日元(约35000元人民币)的收入虽然不低,但张艳丽不精打细算,家庭随时就可能陷入财政危机。住房贷款、孩子的各项费用、水费电费住民税,哪一项都不让人轻松。在有了一个小孩后,张艳丽和丈夫怕孩子寂寞,本来想再要一个,但只是粗略算了算花费,两口子就立马打了“退堂鼓”。

  日本经济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张艳丽丈夫的收入已经好几年原地踏步,而各项家庭支出却一个劲的往上涨。为了让生活水平不至于急转直下,张艳丽很久以前就已经把兴趣从杂志的娱乐时尚版,转向了前几页的家庭理财篇。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她也放弃了离家不到5分钟的便利店,而是步行20多分钟去一家最便宜的大卖场。

  除了家里的财政状况恶化,张艳丽的“小金库”也开始频频告急。以前,通过左右腾挪,她每个月都能省下几个私房钱。但这几年,大河无水小河干,她的“小金库”也开始出的多进的少。张艳丽在国内的3个弟弟结婚,她送的礼金一个比一个少,在国内的亲戚中越来越没“面子”。

  前几天,一向不太关心政治的张艳丽,时刻盯着日本消费税增税法案的表决情况。在电视上看到法案通过的那一刻,她心里猛地抽了一下。没等电视评论员出来分析点评,张艳丽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计算器,开始按起来。看着计算器上最后显示的数字,她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收入不涨还要增税,今后的生活还有啥盼头。每天为入不敷出的生活发愁,就像走在一片看不到尽头的黑森林里。年轻时的梦想被金钱击得粉碎,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如果当年不到日本来,我现在会是什么模样……。”全日本都在为增加消费税骚动的6月26日下午,张艳丽心里不知何时涌上了一丝少女般悲凉的诗意。(王鹏)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