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德班华侨华人:既融入当地又保留传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南非德班华侨华人:既融入当地又保留传统

2010年06月28日 10:5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德班华侨马荣发先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顺德老侨的感慨

  据在非洲工作多年的郑志国介绍,南非是整个非洲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估计可能多达30万。德班有华侨华人4000余人。这些华人在中国与南非的沟通合作方面,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郑志国介绍,分布在德班一带的华侨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侨,大多来自广东的佛山等地,也有一些是客家人。他们大多从150多年前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现在70岁左右的华人,大多是第二代、第三代,多以餐饮起家,家境殷实。第二部分多为台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非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给予投资者十分优惠的政策,一些台胞抓住机遇来南非投资。第三部分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侨民,以福建人最多。德班附近伊斯苔贝工业区有侨胞开设的数十家纺织厂,位于德班市中心的新华商城也有近百名侨胞从事批发零售业。

  融入当地又保留传统

  在德班著名景点“鲸骨”观景台和红灯塔的不远处,是德班最繁华的餐饮区。祖籍顺德的老华侨马荣发的中餐馆便开在这里。记者采访时正是下午6时左右,店中已经有不少食客。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当地著名的海鲜,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地道的广东白切鸡。远在万里之遥的非洲大陆,这道菜看起来令人格外亲切。

  马荣发的祖辈在上世纪初便已经来到南非。虽然已历经70余春秋,但他乡音丝毫未改。一口标准的白话,和英语夹杂着使用。谈及自己家族在南非的百年发展史,马老先生激动不已。他说当年祖辈出来闯世界时,中国正是国穷力弱之际,南非种族歧视严重,先辈们胼手胝足,勤力做事,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但他们尽力融入南非社会,靠真才实干博得尊重,同时又通过中文学校等形式努力保存自己的传统,令后辈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数十年来,在南非的华人不停地与祖国产生着共鸣。中国近年国力增长迅猛,来自中国的远洋轮船频繁地出现在德班海港,华侨们自然大感振奋。“在德班的华人,不论来自大陆、台湾还是香港,都非常团结,个个都爱国,”马荣发说,“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过去不容易的日子,因此对现在的变化感触很深。”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短短数天内,德班的侨胞就募集了50万元人民币善款。

  从“走出”到“回国”

  当年远离故土的老侨们,多是出于谋生计。如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老侨的后代们又开始回国寻找商机。同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广州和德班,彼此需要,互相促进。马荣发告诉记者,家族中最有成就的弟弟马荣戴不但在南非有工厂,在广东的佛山等地也有生意经营。

  与马荣发这样的“老侨”相比,40多岁的全国侨联海外青年委员苏祥金显得更活跃。他生于福建省安溪县,1978年移居香港,1987年来南非发展,做过餐饮、进出口贸易、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现经营木材加工、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他可以流利地用英语、普通话、白话、客家话、潮汕话进行交流。2002年以来,他发起并参与筹建了南非夸·纳省中华联合总会等一系列团体和组织,为华侨华人在德班的安居乐业,以及方便华人华侨与祖国的联系劳心费力。从外表来看,有些黑瘦的他并不像一个身兼多职的忙碌人士,那种南方人典型的悠然淡定、处变不惊的气质,或许就是南非的华侨们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参与互动(0)
【编辑:杨丽】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