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海外华人带来新机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海外华人带来新机遇
2010年03月05日 16: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3月5日电 据欧联网消息,意大利欧联通讯社3月5日发表评论文章说,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给海外华人带来新机遇,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海外华人企业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要充分发挥华商网络优势,加强对中国的投资,促进双边贸易合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评论原文如下: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在报告中表示,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走出去”的企业要依法经营,规避风险,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那么同样正遭遇金融风暴和“经济严冬”的华人经济究竟该怎样走出困境,恢复往日的繁荣呢?

  当前海外华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行业上是高度集中,在资金上是高度分散”。海外华人经济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程度很低、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的零售业、制衣业及餐饮服务业,这些领域,不利于华人经济向高质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随着华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特征给华人经济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愈来愈凸显出来。

  首先,同行业的恶性竞争及粗放的经营模式,迫使商家以降低品质与价格来维持生计。由此,破坏了华人社会的安定团结,甚至出现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华人犯罪团伙。

  其次,迫使商家不规范经营及违法经营,索取灰色利润,由此破坏了华商与当地政府及公众的和谐共处。

  第三,本土商家以其强势资本,挤压海外华人经济生存的空间,同时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保护本土经济,对华人经济采取的不合理打击,也致使海外华人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经过20多年的经营和发展,海外华人企业都已具备相当的实力和经验。但若继续发展低层次的加工制造业,路必然会越走越窄,而把资金转去搞地产、炒股票,只会搅起一大堆“泡抹”,金融风暴一刮就无影无踪。

  毋庸置疑,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当前这场金融风波的强烈震撼下,经营全球化应当成为海外华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海外华人企业要实现全球化发展目标,应该摆脱地域的束缚,把整个世界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新天地,敢于利用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新的比较成本优势,加快技术升级,抢占先机。必须突破三个“瓶颈”:一是企业本身的转型,这种转型无论在产业或产品的选择,还是最佳投资时机或地点的把握上,都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将会影响进程和质量。二是面临亚洲本地区新兴经济力量的竞争,华人企业欲在亚洲商战中取胜,策略性思考不可或缺。三是在西方国家遭遇文化失调,保持良好的政商关系是华商在所在国发展的“致胜法宝”。

  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举世看好,已成为国际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地区,并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牵引车”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综合数据显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几千万海外华人,他们掌握的财富总值相当于中国一年的GDP总量。海外华人经济已成为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在海外的重要延伸,是中国商品对外输出的重要渠道,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给海外华人带来新机遇,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海外华人企业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要充分发挥华商网络优势,加强对中国的投资,促进双边贸易合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金诚)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