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法国形势成多事之“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欧洲时报:法国形势成多事之“夏”
2009年07月17日 1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17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7月17日刊发时评文章说,中国的“多事之秋”这个成语用在2009年夏天的法国很贴切。这可不是用危机作挡箭牌就能过关的,弄不好,今年暑假都过不太平。除了郊区火药桶之外,还出现了“裁员火药桶”的暴力现象。在社会经济危机解除无期的形势下,不论是郊区暴力还是企业暴力,一旦蔓延,政府的回旋余地将更加有限。对此,舆论应有清醒认识和足够心理准备。

  文章摘录如下:

  法国2009年的夏天注定与往年不同。

  以往,中国的“多事之秋”这个成语用在法国很贴切,因为高卢人的后代虽然爱闹事,但他们视暑假为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有工潮学潮,到了暑假也会自动休战,不论是工会人士还是学生代表,都会遵循这一金科玉律,因为上至总统部长议员,下至一般企业主,包括各种风潮中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无一例外动身度假,就算有几个想闹事,连目标对象都没有,还有什么好闹的。因此,约法三章、秋后算帐自然就成了规律。

  今年的情形显然不一样。首先是春天就有调查说,许多人因经济危机的压力而放弃了度假的计划,据说这个比例超过了半数,这在法国还是头一回。如果危机只是让部分穷人度不了假,对于政府来说恐怕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把这笔账算到危机头上就得了。可是入夏以来的形势有以多事之夏取代多事之秋的趋向,这可不是用危机作挡箭牌就能过关的,弄不好,今年暑假都过不太平。这是否有点耸人听闻?为了回答这类质问,不妨先看看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再下结论。

  最近一个北非裔青年死在圣太田(St.-Etienne)附近的一个警署,警方说他自杀,家属不信,结果发生冲突,有汽车被烧,公物被毁。两天后,另一地区青年闹事,据说起因是一个违章驾驶四轮摩托青年因遭警车追逐而翻车身亡。上周,巴黎城郊的蒙特雷伊又发生一起警民冲突事件,一个34岁的导演因警方使用球弹枪而被打瞎了一只眼睛。这些冲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抗议警方执法不当甚至使用暴力。

  以上所举的例子中,有的警方已经否认,如警署“自杀案”;有的至今未予解释,如打瞎眼睛案。在前一个案子中,尽管警方否认,但疑点始终存在:为了避免警方遭污告,内政部规定在警车、警署内配备摄像机,以此提高执法过程的透明度,而恰恰在警署“自杀案”中,没有摄像机替警方洗清嫌疑,因此疑点始终存在也是合乎逻辑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毋须赘言。至于球弹枪案,据法新社报道,起因是当地一幢弃房被非法占用,司法部门驱逐占房者后,有人前去示威声援,警方在驱散示威者时,使用球弹,伤及人眼。到目前为止,当地的示威尚未平息。当地市长已经公开抗议警方暴力,看来争议已经升级。按警方规定,球弹枪不应打上身,而蒙特雷伊事件中有五人上身受伤,警方似乎难辞其咎。这种武器是现任总统在内政部长任上时引进的,称其主要功能是“震慑”。但四年来,法国已有六个人因球弹枪而终身致残,其中五人是失明,这一“震慑”的威力显然大大超出了始作俑者的预言。

  上述冲突事件大部分发生在敏感的“郊区”(目前已经成为法国“某一阶层聚居区”的代名词),从其一触即发和极易蔓延的特点来看,警方的执法方式只是一个表面原因,郊区青年的生存状况才是深层原因。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明白,但似乎没有人能破解这个难题。对2005年冬席卷法国的“郊区之火”及随后而展开的大辩论许多人也许还记忆犹新,此后的总统大选也曾将此作为一个热门话题,新总统上任后甚至还专门为此设了城市部(也许称作“郊区部”更合适),但这是一个既无实权也无经费的部,是否有助于郊区问题的解决,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存有幻想。目前危机日益蔓延,政府除了增强警力,似乎没有“余力”去“兼顾”郊区问题。但从一系列警民冲突事件来看,这种试图通过强力去表现“防患于未然”的强烈愿望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它反映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只会激化矛盾,正如目前正在出现的迹象。

  除了郊区火药桶之外,最近还出现了另一种我们暂且称作“裁员火药桶”的暴力现象。关心法国时事人士也许还记得上半年发生的无数起“劫持老板”事件,即愤怒的员工将老板或高管强行扣留在企业,迫使资方在解雇条件上作出让步。最近的一个新的现象是员工威胁炸毁企业,以此要挟资方。已经有两家企业的员工将煤气罐作武器,胁迫资方坐下来谈判。甚至有企业主也表示理解这种绝望情绪。在危机蔓延、失业率激增的情况下,这种表现绝望的“暴力秀”很有可能会形成新潮。

  法国内政部长15日晚在电视上表示已经要求各地警方负责人不遗余力打击犯罪现象。作为一国最高警察长官,这样的表态可以理解,但却令人感到有些不安。因为纵观入夏以来的形势,警察非但已经“不遗余力”,而且显然已经出现过火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仍一味强调“加压”可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应该考虑的倒是治理治安的策略和方式。

  但问题的难点在于政府用于减压的社会经济筹码已经越来越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也找不出其他综合治理方式的头绪,所以只能萧规曹随,继续保持唱了7年的严打高调。殊不知,仅以“严打”为法宝,极有可能走向事物的反面,提前引爆“暴力”危机。

  毋庸置疑,数百辆汽车焚烧残骸和频繁的警民冲突,表明法国人在2009年夏天搁置暑期休战这一传统正在成为冷峻现实。在社会经济危机解除无期的形势下,不论是郊区暴力还是企业暴力,一旦蔓延,政府的回旋余地将更加有限。对此,舆论应有清醒认识和足够心理准备。

编辑:孙金诚】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