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华侨、华人与华裔的中国情结漫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美国《侨报》:华侨、华人与华裔的中国情结漫谈
2009年10月20日 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20日电 美国《侨报》19日刊发署名文章,对华侨、华人与华裔这三大人群的“中国情结”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从法理上讲可将第一代华人视为外籍人士,但在情理上,应将第一代华人视同华侨一样的中国人,因为前者的“中国情结”绝不输于华侨。至于第二、第三代华人及其后裔,也别怪他们缺乏甚至没有“中国情结”,这完全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必然结果。

  原文摘录如下:

  根据传统的提法和认识, 华侨是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华人是指华侨或其后裔中取得居住国国籍者。二者在法律身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至于华裔呢?一般则认为是华人的后代子孙以及具有华人血统者。尽管如此,但华人与华裔的区分还是相当难以界定。

  中国至今在海外究竟有多少华侨和华人?可谓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数字大概是4000万左右。严格讲,这其中或有较大水分,主要原因就是华人与华裔的区分难于界定。如果把华人和华裔混为一谈,则认识上毫无疑问会产生许多偏差。

  首先,根据华侨、华人和华裔所在国家的不同以及年龄层次的不同,就可能产生许多不同的情况。例如,旅居于日本、东南亚、澳洲、欧洲和美洲的华侨、华人和华裔,由于处境不同,就不可相提并论。换言之,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和华裔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笔者限于旅居环境的限制,只能浅谈怎样看待美国的华侨、华人与华裔的“中国情结”,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发其它地区的华人也能提供类似文章,以便共同思考。

  一般而言,华侨都具有相当浓厚的中国情结,但程度有不同。这首先得看他们来自哪个地区,是大陆、台湾,还是香港、澳门,另外还得看年龄和世代层次。

  华侨之成为华人,有通过定居海外多年而加入外国籍的,也有通过移民而加入外国籍的。如果将取得外国国籍时具有中国国籍者界定为第一代华人,那么他们就有年龄层次上的差别。已成年和未成年的第一代华人,对中国的情结就不同。他们的子女应该算作第二代华人,其“中国情结”比起第一代华人来就淡漠了不少。第二代华人的子女是否应该称为第三代华人或华裔,就得视情况而定了。在第三代华人或华裔身上要找出“中国情结”,基本上就是缘木求鱼。

  笔者绝非有意将三代华人或华裔拒之于炎黄子孙之外,而是多年冷眼旁观的结果。笔者很多同学的子女都在海外出生,不少人中不是儿子娶了个洋媳妇,就是女儿嫁了个洋丈夫。他们的子女生在外国,长在外国,接受的是外国的教育,过的是外国的生活方式,养成的是外国的思维。别说是与异族通婚,就是与第二代华人通婚,他们又能留下多少“中国情结”?

  上个月,笔者参加了台湾大学早期校友会举办的阿拉斯加游轮旅游,遇到一对校友,老夫妇俩带着绰号叫“三、六、九” 的三个外孙儿女同游。原来是女儿嫁了个洋丈夫,生下了9岁的大外孙,6岁和3岁的外孙女。如果不是中国面孔的外公外婆带着含饴弄孙,这3个孩子怎么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华裔血统。

  笔者认为,对于第一代华人,哪怕他们是襁褓之年就加入外国籍,由于他们接受了第一代华人父母的熏陶,因此仍旧具备不可磨灭的“中国情结”,所以对第一代华人应称作外籍中国人,换言之,不过是具有外国国籍,他们仍旧应算作中国人;对于第二代华人,可径自称为华人,因为他们的“中国情结”已不多;对于第三代华人,不妨就径称他们华裔为好,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已没有多少华人味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 ,如果我们说“华人不过三代” ,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妥。

  正因为如此,对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丁肇中、崔琪及本届诺贝尔物理奖的高锟,我们都应该毫不含糊地称他们为中国人。因为他们都生在中国,而且都曾接受过中式教育。

  只有1948年生于美国的朱棣文和1952年生于美国的钱永键,在美国土生土长,才该称为华人。

  所以,今后我们再也不必喋喋不休地说:中国为什么至今没人获得诺贝尔奖?同样,我们也不应对第二代华人、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及商业部长骆家辉寄予过高期望,他们毕竟只具备有限的“中国情结”。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从法理上讲可将第一代华人视为外籍人士,但在情理上,应将第一代华人视同华侨一样的中国人,因为前者的“中国情结”绝不输于华侨。至于第二、第三代华人及其后裔,也别怪他们缺乏甚至没有“中国情结”,这完全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必然结果。(纽约 资中/作者系旅美华人评论家,原题《略谈华侨华人与华裔的中国情结》)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