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中资企业遭袭:拉响海外中国公民安全警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秘鲁中资企业遭袭:拉响海外中国公民安全警报
2009年11月04日 09: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紫金矿业集团设在秘鲁北部的一处采矿场11月1日遭武装人员袭击,两名当地保安死亡。中国驻秘鲁大使馆3日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深入和出国务工人数的增加,海外中国人遭遇人身伤害和权益受损的事件也随之增加,海外务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紫金矿业集团秘鲁分公司里奥布兰科铜业公司总经理吴建2日对媒体表示,15至20名武装人员向铜矿保安开枪。他说:“这显然是一种恐怖、暴力行为……如果说袭击者为达到一定政治、经济目的而企图吓跑投资者,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

  中国驻秘鲁大使馆经商参处的张吉三参赞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紫金矿业集团这处矿场还没有正式开工,只是聘请了几名当地人在此驻守,中方人员尚未入驻,所以此次袭击事件中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现状  

  海外中国公民面临多重风险  

  2008年中国内地出境人数达4584万人次,中资企业遍布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去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2.7万人。在中国企业或个人“走出去”的同时,中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财产受损事件也在不断增多。绑架、人身伤害、抢劫、劳务纠纷……海外务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公民和机构在海外主要面临两大类安全风险。一类是传统的安全风险,比如非洲、南亚、中东地区等一些国家军事动荡、武装冲突和种族宗教矛盾危及我国在当地公民和企业的安全。另一类则是非传统类风险,包括一些针对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恐怖主义活动等等。从人群分布来看,前往局势动荡国家的零散外出商务和劳务人士构成了比较高危的人群。  

  分析  

  为何中国公民频频遇险?  

  综合近几年发生的海外中国务工人员安全事件可以看到,这些事件有的是“天灾”,比如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车祸等事故;有的是“人祸”,比如遭到绑架、谋杀、抢劫;还有因为合同等问题引发的劳务纠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方长平表示,随着中国政治实力增强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推行,海外的中国务工人员人数增多,分布面更广,客观上遭遇安全问题的几率也就越大。具体到遇险的原因,可以分为几种:第一,地区动荡、恐怖主义蔓延。比如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曾发生多起中资机构遇袭事件,大多为反政府地方武装组织所为,他们把投资方的经济活动看成是对政府的支持,于是采取暴力行为。这类袭击针对的不仅是中国公民,所有的海外公民都是其目标。   

  第二,经济利益引发的报复行为。方长平说,中资企业到国外从事经济活动,一般兼顾到多方利益,受到所在国政府的欢迎,但有时不可能兼顾到所有方面。经济利益受影响的一方,可能采取报复手段。  

  第三,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务工者在踏出国门前,只考虑到有收益机会,但忽略了风险因素。或是到了当地后,不尊重当地风俗,法律意识淡薄,使得自身利益受损。  

  对策  

  需多方建立防范机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中国正在努力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外交部专门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处理涉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方面的事务。与此同时,外交部还实施海外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预警机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并在外交部网站上通过“出国特别提醒”等栏目发布各国的安全状况,普及海外安全知识。  

  “只借助个别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多方建立防范机制。”方长平说,一方面,国内各个部门要加强协调,使预警保护机制更为完善;另一方面,要和所在国政府保持良好沟通,充分调动各种非政府力量,同时在中资企业内部建立安全防范机制。  

  多位驻外中资机构或民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尊重所在国法规和当地人风俗习惯对于顺利开展商业活动十分重要。一些人因为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而导致劳务纠纷,还有人不注意宗教禁忌,造成当地人误会,影响中国人在海外的整体形象。  

  在阿富汗经营建材商店的叶尚强雇佣了多名当地员工。他十分尊重他们的宗教习惯。叶尚强说:“比如在斋月期间,我绝对不会当着阿富汗员工的面吃饭。只有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习惯和风俗,他们才会和你交朋友,这样才能做好生意。”(刘一)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