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立足 莫斯科华商又陷困境身份问题成最大心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难立足 莫斯科华商又陷困境身份问题成最大心病
2009年10月16日 09: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继6月29日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突然关闭给华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之后,俄方又在9月28日宣布禁止在东南行政区的“莫斯科”商业中心内从事批发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商贸中心内有大量从大市场转移来的华商。对他们而言,俄方最新的决定意味着要么放弃刚刚找到的落脚地,要么冒着被封库拉货的风险继续经营。

  华商在莫斯科立足难

  位于莫斯科东部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曾是莫斯科乃至全俄华商最为集中的大市场。据俄罗斯中国总商会统计,过去在那里经营的华商大约有6万户。在俄方关闭市场后,由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的中国代表团7月下旬赴莫斯科与俄方进行交涉,双方达成广泛共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驻俄罗斯代表处首席代表王春荣对记者说,截至目前,华商在大市场摊位内的货物基本转移完毕。这些货物陆续被分别运往“莫斯科”商贸中心、花鸟市场、卢日尼基市场等地低价甩卖。其中,转移至“莫斯科”商贸中心的货物约占华商转移货物总量的1/3强。

  就在华商们不计成本地处理货物之际,莫斯科市消费者市场和服务局局长马雷什科夫却在9月28日宣布,“莫斯科”商贸中心即日起禁止进行批发贸易。而且,莫斯科环城公路内(即莫斯科市区内)都不允许从事类似贸易。

  马雷什科夫说,交警部门已被告知,如发现开往“莫斯科”商贸中心拉货的车辆,将勒令其掉头开往其他地方。此外,莫斯科市政府方面将通知所有地区,不要来“莫斯科”商贸中心批发购货。

  考虑到俄政府早在2007年4月1日起就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和商亭内从事零售贸易,因此严格说来,从事民间贸易的华商今后在莫斯科的立足之地已经所剩无几。

  经商不能影响居民

  马雷什科夫说,“莫斯科”商贸中心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俄罗斯商贩向中国商贩转让铺位并导致租赁价格暴涨,以及大量汽车前来商贸中心运货而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等。他表示,起先,当局试图通过新增1500个停车位来解决交通问题,但并未奏效。当地民众经常举行集会,要求将中国商贩赶走。

  记者8月上旬曾造访“莫斯科”商贸中心。当时,这里的人气已经接近关闭前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来自俄罗斯中部和南部城市,以及阿塞拜疆等独联体国家的车辆,在停车场内排队等候拉货,绝大多数摊位已被商贩租赁——其中有不少华商。

  而10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后发现,往日的繁荣褪色不少:运货车辆屈指可数,顾客人数寥寥无几,不少摊位关门歇业。一些商贩特意挂出“只供零售”字样的告示牌。商贸中心内还有不少来自越南、高加索地区的商贩经营,以及来自中亚国家的搬运工。开张营业的华商摊位数量不多,而且货物价格普遍较低:一双内侧带毛的男式皮鞋才1500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而两个月前,一双男式单鞋还卖1800卢布。

  华商吴女士对记者说,俄方做出禁止批发贸易的决定时,“莫斯科”商贸中心经理曾表示,此举是为了应付即将举行的莫斯科市杜马选举。因此,不少商贩采取了临时变通的做法,即将货物转移到距此不远的花鸟市场,然后在那里装上前来拉货的车辆。

  而王春荣认为,华商不应抱有侥幸心理。他说,俄方的一系列措施表明,商人在城市内的经营活动,无论零售还是批发,不能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这个原则不能改变”。

  两大问题急需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马雷什科夫宣布禁止在莫斯科环城公路内从事批发贸易的同时,也表示,一些毗邻莫斯科市的地区,包括莫斯科州和卡卢加州等,都愿意提供土地用于建设批发市场。

  记者了解到,华商对于选择落脚地有着自己的想法。来自山东的杨先生说:“我们希望有一个正规的经营场所,实现经营合法化。但是,这个贸易平台应该有可靠的担保。”吴女士说,由于生意上遭遇接连打击,她的一些华商朋友已经回国,等待俄方政策好转后再回莫斯科。她还说:“我们希望能够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商贸中心里经营。”

  除了难觅可靠的经营场所之外,另一大困扰华商的问题是他们在俄的身份。从8月份开始,俄方规定华商的居留手续和工作许可只能延期一年。也就是说,已经在莫斯科居住两年的华商就无法再办理延期,只能回到中国重新申请签证。有些华商证件已经到期,却由于大量货物积压无法及时回国,只能暂时滞留等待可以办理延期的一天。

  在新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暂时栖身的杨先生,就是“黑”在莫斯科的华商之一。他说,打算在自己的货物问题解决后,办理一次性出境手续回国,然后再通过公司申请劳动移民配额来俄罗斯。但他承认,俄方已经开始大幅削减上述配额,华商若回国后想再来莫斯科并非易事。

  在莫斯科经营副食商店10多年的华商藤先生对记者说,身份问题是广大华商目前最大的心病,“身份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他表示,现在华商在莫斯科的经营基本属于打游击的方式,并且随时需要应对各政府部门的检查,很难安下心来。藤先生说,不少莫斯科的华商都已经营多年,不愿轻易放弃这里的一切回国从零开始。 (赵嘉麟、俞懋峰)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