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企1.5万家 华人群体西班牙生存现状“写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侨企1.5万家 华人群体西班牙生存现状“写真”
2010年06月03日 1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在西班牙的华人移民人数去年增长了17.1%,在西班牙共拥有公司约15000家。即使是在西班牙的中国商人协会也无法回答关于目前在西班牙有多少家中国企业的问题,对此他们表示没有掌握准确的数据。据华商协会称,应该会超过15000家公司。15年前,当华人群体开始大规模登陆西班牙时,几乎所有的经营都是围绕餐馆、百元店等展开,而目前华人群体已经发展到拥有超过2000家中西贸易公司和超过1000家批发商业公司的规模。

  几乎所有的中西贸易公司和批发商业公司都集中在同一个区份,“因为这样我们华商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华商X.L.说道,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华人移民都来自同一个省份:浙江省。“所有商家聚集在一起的好处是,人们知道我们华人商家统一聚集在哪个区份,而不会导致我们处于封闭的状态。”她补充道。

  据统计,华人批发商的客户中80%是西班牙人。

  华人移民的融入

  华人群体被认为是在西班牙融入度最低的群体。华人移民认为融入度低是由于语言问题导致的,在融入过程中的最主要的障碍是语言不通。

  一家商店的女主人Diana Shu说道:“一家位于马德里La Latina的华人协会会长自从1986年以来就在西班牙生活,但到现在只知道怎么用西班牙语说‘谢谢’。”

   说到这里,DianaShu也忍不住笑起来了,她告诉记者,刚才提到的这位协会会长是她的舅舅。与其它国家移民现象的规律一样,来西班牙发展的大多数华人也都是通过已经在这里的朋友或家人的关系介绍过来的。那些已经移民来西班牙的华人给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提供很多帮助,比如提供物质帮助,提供就业机会,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甚至会帮新来的人租房子。这便促成了一个现象的产生:无微不至的帮助使得很多华人移民基本上24个小时共处在一起而不需要跟西班牙社会接触,这阻碍了他们与西班牙社会的有效融入。

   东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格拉迪斯涅托说:“华人移民之间的社会和劳动组织特征使得他们的工作和娱乐都是在他们自己的圈子里进行的,这是华人移民融入的主要障碍。”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某华商协会(ACCE)提醒说,经济危机对西班牙的华商群体影响很大。他们说,在最近两年中,在西班牙的某些地方,华商的销售额大幅下降,有的甚至达到了50%,关门倒闭的商家也达到了30%。此外,许多商家抱怨道,很多市政府在授予开店营业执照方面设置障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政府应该为民众的就业提供便利。”

  大多数的西班牙商家认为华人商家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威胁。西班牙商家抱怨说,华人商家的价格太低了;但是,华人商家表示自己销售的产品质量也较低。大家熟悉的一位华商Felipe,从八十年代就在马德里生活,他对记者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是重视工作,因为我们想生活得更好。”工作时间以外,华人移民群体也有自己的节日和习俗。另外,华人移民很少使用西班牙的卫生医疗资源,并且很多移民都是选择在年老时返回中国故土。

   “西班牙人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中国人向西班牙政府缴纳退休金,但我们并没有拿取西班牙的退休金。”Felipe补充道。

  对华人移民的误解

  在西班牙的华商不但向西班牙政府缴税,而且他们没有一分钱的补贴。有人认为,这些华商在来西班牙的最初几年是不交税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而且他们也没有从中国政府获得补贴,除非他们在中国建立营销业务。华人移民群体并不是封闭的,他们既没有建立贫民区也没有成立黑社会团伙。

  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的人文学家解释说,“虽然中国人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很难敞开心扉,但中国人并不是封闭的性格。”他们的商家都是聚集在同一个区份,是出于营销的原因,并没有造成贫民窟的产生。

  按照中国落叶归根的习俗,华人通常会选择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埋葬。这是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人们都是在自己出生的同一个地方下葬。他们不是只会二十四小时工作的机器。中国人有经商的天分,但同时他们也懂得放松,在周末或假期,他们通常会在家休息。

  在西班牙的华人第二代与他们的父母截然不同。许多人文学家认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由于出生在西班牙,将很好地融入到西班牙社会,因为他们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他们的一生都将在我们国家度过。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