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中国街牌楼完工 曾遇阻扰引发网民热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阿根廷中国街牌楼完工 曾遇阻扰引发网民热议
2009年05月30日 0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阿根廷中国街牌楼工程圆满完成。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阿根廷《新大陆周刊》报道,5月23日晚19点,阿根廷中国街牌楼工程完工。在中国专家组和阿根廷建筑师的指导下,经由当地施工队伍夜以继日的工作,逐项完成了干挂石材、铺设琉璃瓦以及表面彩绘等等工艺,具有浓郁中国色彩。

  与此同时,在中国街牌楼施工时,该区极个别阿根廷居民肆意阻扰牌楼建设,引起当地大部分居民的反感。阿根廷媒体也对此予以关注。《民族报》网站,资讯网和理性报等刊发了有关报道并附有视频,这一话题引发网民热议。

  《民族报》说,“就像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阿根廷也有一个强大的华人社区,已经在中国街建设他们自己的牌楼”。中国街也就是阿根廷首都贝尔格拉诺区的阿里维尼奥街,由于以这条街为中心的周边区域集中了大量的华人店家,因此,这个街区又被称为中国城。从2006年起,阿根廷华侨华人社团就开始筹划在这里建一座有中国特色的牌楼,在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支持下,经过各侨团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这一设想为当地政府所接受。2007年12月6日,布市议会通过了法令,牌楼建设成为布市政府改造中国城规划的一部分。法令规定:“为展现中国和阿根廷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友谊,接受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捐赠给布市政府一座牌楼,并将安置在阿里维尼奥街,在胡拉蒙托和门多萨街之间”。

  此后,中国街牌楼建设正式提上日程。中国侨务部门、地方政府及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共为此项目捐赠101460美元。中国驻阿使馆也捐赠了1万美元,中远阿根廷公司则赞助全部建材的海运费用。与此同时,阿根廷全侨也展开募捐活动,共捐赠399866美元及2666.66比索。

  今年4月,在福建定制的所有牌楼部件和建筑材料分装在五个集装箱中运抵布市,其后,来自福建的5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赶到阿根廷指导安装。但在牌楼基础浇注期间,个别阿根廷当地居民对工程进行百般阻扰。

  这座牌楼高11米,横跨中国街入口,此外还有两座石狮子,建筑成本为30万美元。据负责监造此项工程的阿根廷建筑师皮塔对民族报网站解释说,工程的目的是“使中国和阿根廷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民族报网站咨询了该区居民的意见。多数人认为,应该为华人社区的这项工程庆祝,并认为牌楼使中国街的入口成型;反对者的意见则是,中国公民没有融入阿根廷人社会,这主要体现在该区缺乏卫生设施,中国人不注意卫生。

  资讯网的报道称,贝尔格拉诺居民协会成员、该区居民卡洛斯抱怨说:“安装从早上3点钟开始,一台起重机和5辆大卡车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我们被吵醒,我们发现这个巨大的框架,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们”。

  《民族报》网站的报道最后表示,当询问居住在贝尔格拉诺区的中国人有关这个问题或有关他们社区的其他话题时,他们习惯于摇头拒绝,走进自己的店面并继续保持沉默。

  在《民族报》网站的这篇报道后,到截稿止,网民评论和回应的帖子达112条。

  对于指责中国人不卫生,一些网友则幽默地表示,去过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城市,布市是最脏的,这不能归咎于中国人,阿根廷人在大街上随意丢东西。更有网友称,那些指责中国人不卫生的人,他们本身也不卫生,因为阿根廷人带狗上街根本不注意,不捡狗屎。有网友表示:“中国人是向我们学的”。但为数不少网友也表示,中国街上店家不注意卫生,乱丢垃圾,油污遍地,市政府应该派稽查进行管理和控制。

  大部分网友认为,反对建立这座牌坊是一种排外主义。一位网友写道,在美国中央公园有一座圣马丁雕像,阿根廷人看到会怎么想,肯定会非常自豪并留影纪念。并感叹到“我们是多么不开化呀”。还有一位网友让反对者记住,自己的祖先也是外国人。

  在数百名网友的回应中,绝大部分网友认为阿根廷是个移民国家,有各种文化并存,有以各个国家命名和作为主题的街道和社区,中国街牌楼表现的是东方的千年建筑文化,将和布市其他标志性建筑一样为布市增添光彩。一些网友认为,这座牌楼是在阿根廷的中国人辛勤劳动的写照,是他们给布市的一个礼物。

  5月13日,正在阿根廷访问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一行在主体工程竣工的当天,也到场祝贺并盛赞中国街牌楼。陈明义说,没有想到阿根廷华侨在这么美丽的一个街区里,捐赠给阿根廷人民这样一份厚礼,虽然只是一个雏形,但雄伟的气派和东方的韵味已经跃然展现,他亲切问候国内派来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感谢他们不远万里来完成阿根廷侨胞的这份心愿,为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造就丰碑。(记者昔欢 摄影超西)

编辑:谢萍】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